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肿瘤学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点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LSAB)法检测上述蛋白在 2 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 (EIN)及 45例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③结果 P185 ,rasP2 1,P5 3蛋白表达率由正常内膜、EIN至内膜癌逐渐升高 ,P16 ,P2 1,Rb ,nm2 3H1结果相反。在子宫内膜癌中 ,P185与rasP2 1呈正相关 (r=0 .36 3,P <0 .0 5 ) ,与P5 3,P2 1呈负相关 (r=- 0 .44 8,- 0 .30 3,P <0 .0 5 ) ,rasP2 1,P5 3与P2 1均呈负相关 (r=- 0 .36 5 ,- 0 .32 2 ,P <0 .0 5 ) ,P16 ,P2 1与Rb呈正相关 (r=0 .36 1,0 .44 1,P <0 .0 5 )。P185单因素分析为一预后保护性因素 (χ2 =5 .86 ,P <0 .0 5 ) ;P5 3的表达与临床各参数均有关 ,与ER ,PR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 ,P5 3异常表达均提示预后差 (χ2 =2 1.39,P <0 .0 5 )。④结论 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相关的P185 ,rasP2 1,P5 3,P16 ,P2 1,Rb ,nm2 3H1蛋白异常表达均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 ,且其中部分基因相互关联 ;P5 3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 ,其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应用图象分析测定卵巢囊腺癌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图象分析技术对56例卵巢囊腺癌、12例良性囊腺瘤和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的细胞核DNA含量及形态参数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囊腺癌细胞核DNA含量比囊腺瘤和正常卵巢均高,DNA直方图图形分布弥散,出现多倍体细胞;囊腺癌组细胞的核形状因子与其它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细胞核周长,核面积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生化比色法,对20例卵巢恶性肿瘤(其中15例合并腹水),1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21例子宫肌瘤病人的血清及部分腹水乳酸脱氢酶(LDH)进行了检测比较.结果表明,恶性卵巢肿瘤病人血清LDH为81μmol·s~(-1)/L(42~181μmol·s~(-1)/L),腹水LDH为119μmol·s~(-1)/L(15~235μmol·s~(-1)/L);良性卵巢肿瘤病人血清LDH为51μmol·s~(-1)/L(21~76μmol·s~(-1)/L);子宫肌瘤病人血清LDH为54μmol·s~(-1)/L(43~76μmol·s~(-1)/L).恶性卵巢肿瘤病人血清LDH较良性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病人明显升高(P<0.05),恶性卵巢肿瘤病人的腹水LDH较血清值显著升高(P<0.05).提示血清和(或)腹水LDH的测定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病人,女,20岁,因停经4d,外阴搔痒及血性白带10d就诊。既往月经周期规律,末次月经1990年5月29日。有性生活史。妇科检查:两侧小阴唇内侧可见多个米粒  相似文献   
5.
6.
骨外软组织内巨细胞瘤十分少见,恶性者尤为罕见。以四肢特别是下肢较多发生,其次则为面部、腹壁、肩、颈及腹膜后。国内外文献中尚未见有发生在卵巢者,而作者最近曾发现一例,现报告如下。女,30岁,已婚。孕_2产_1流产_1,末次分娩于5年前。因右下腹痛6天,阵发性加重伴发热1日于1986年11月25日就诊。妇科检查:子宫大小、硬度正常,子宫右侧可扪及一3~+月妊娠大小之囊性肿物,不活动,初步诊断为卵巢肿瘤合并瘤蒂扭转。再次妇科复查包块已缩小如鸡蛋大,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癌细胞核DNA的含量及临床意义。②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56例卵巢囊腺癌DNA含量进行了原位定量测定分析。③结果卵巢囊腺癌DNA含量二倍体/近二倍体(D/ND)者9例(16.1%),DNA含量异倍体(AN)者47例(83.9%)。AN卵巢囊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D/ND(χ2=11.41,P<0.01)。66.7%的D/ND卵巢囊腺癌瘤体直径≤5cm,而75%的AN卵巢囊腺癌瘤体直径>5cm(χ2=5.86,P<0.05),提示卵巢囊腺癌直径5cm时,可能是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转变的重要时期。④结论卵巢囊腺癌细胞核DNA含量的测定,对指导临床诊断和估计预后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点相关的p185、rasp21、p53、p21、R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45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85、ras p21、p53、p21、Rb蛋白的表达.结果p185、ras p21、p53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EIN至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依次增高,p21、Rb蛋白表达率则依次降低;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85蛋白表达与ras p2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363),与p53、p21表达呈负相关(γ=-0.448;γ=-0.303),ras p21,p53蛋白表达与p21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γ=-0.365;γ=-0.322),p21蛋白与Rb蛋白表达呈正相关(γ=0.441).p185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有关,单因素分析其为1个预后保护性因素(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均有关,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预后差(P<0.05).结论与细胞周期G1→S调控相关的p185、ras p21、p53、p21、Rb蛋白均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且部分基因相互关联;p53可作为其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癌细胞核DNA含量及雌孕激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DNA含量,雌、孕激素受体(ER、PR)与临床病理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DNA含量,ER、PR分别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及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子宫内膜癌组DNA含量明显高于(P<0.01)、ER、PR阳性率则低于(P<0.05)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组.随着子宫内膜癌由高分化到低分化,其DNA含量逐渐增加,ER、PR阳性率逐渐减少(P<0.05);二倍体的子宫内膜癌ER、PR阳性率高,预后较好,异倍体则反之(P<0.01).结论子宫内膜癌细胞核DNA含量与ER、PR具有相关性.DNA含量、ER、PR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细胞周期G→S调控点相关蛋白P53、P16、P21、Rb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21例正常子宫内膜、19例子宫内膜增生及45例子宫内膜癌中P53、P16、P21、R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表达率由正常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至内膜癌逐渐升高,而P16、P21、Rb蛋白结果相反;在子宫内膜癌中,P53与P21呈负相关(r=-0.322),P16、P21与Rb呈正相关(r=0.361,r=0.441).P21蛋白表达与良好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临床各参数均有关,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P53蛋白表达均提示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与细胞周期G→S调控相关蛋白P53、P16、P21和Rb异常表达可能均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且部分基因相互关联,P53可作为独立预后不良因素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