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人麻疹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亮  鲍聪 《临床荟萃》1994,9(11):495-495
本院传染科从1992年4月~1993年5月共收治成人麻疹42例。现就其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乳糜胸是小儿临床上罕见的疾病。我院内科自1977~1982年间共收治2例。经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四环素的方法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夏××,男,69天龄,1977年9月12日入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单用或联用阿米卡星治疗伤寒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丙沙星单用或联用阿米卡星治疗伤寒的疗效比较浙江海盐县人民医院顾永良,张美琴,鲍聪我院自1993年1月~1994年12月分别采用环丙沙星单用或联用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治疗伤寒,并对两者疗效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分组:本文病...  相似文献   
4.
活脑灵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性眩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脑灵(Fonzylane)化学名为甲氧吡丁苯(Bu-flomedil),是一种作用于中枢及外周血管的血管扩张药.为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我们于1996年6月~1997年6月期间用法国LAFON药厂生产的活脑灵针剂(进口药品注册证号X960218)治疗老年人脑动脉硬化所致眩晕患者36例,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作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刺五加合活脑灵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刺五加注射液与活脑灵注射液联合治疗 ,并与单用刺五加注射液及单用活脑灵注射液治疗脑梗塞 ,探讨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塞的疗效。1 临床资料   1 1 4例急性脑梗塞住院病人均符合文献[1 ] 诊断标准 ,并经 CT扫描证实。随机分成3组 , 组为刺五加对照组 36例 ,男 2 5例 ,女 1 1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5 8岁。基底节区梗塞 2 2例 ,多发性梗塞 9例 ,颞顶部梗塞3例 ,枕叶梗塞 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轻度 (1 0~ 1 5 )分 4例 ,中度 (1 6~ 30 )分 2 8例 ,重度 (31~ 45 )分 4例。 组为活脑灵对照组 36例 ,男 2 6例 ,女 1 0例 ,年…  相似文献   
6.
美西律致癫痫大发作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西律致癫痫大发作1例许永良鲍聪(浙江省海盐市人民医院海盐314300)患者女性,45岁,因胸闷、心悸5个月住院,入院诊断为冠心病室性早搏。既往无癫痫病史及家族史。体格检查心率80次·min-1,心率不齐,有频繁早搏,心界无扩大,双肺部(-),腹部平...  相似文献   
7.
鲍聪  富敏玉 《临床荟萃》1990,5(8):347-348
1987~1989年我院和二院共收治伤寒180例,其中经细菌学确诊的有97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98例,女82例。年龄为2~56岁,20~39岁132例(占73.33%)。 二、诊断依据 除有明显的伤寒症状和体征外,并有以下两项实验室依据之一者:(一)血、骨髓或粪便伤寒杆菌培养阳性;(二)肥达氏反应H>1:160,O>1:80或第二次抗体凝集效价显著递增。  相似文献   
8.
伤寒极期,患者多有腹胀、纳差等明显上消化道症状。为探讨伤寒极期胃、十二指肠粘膜变化的特点,作者对1993年4月至11月本院收治的24例伤寒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伤寒均经血或骨髓培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气胸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期  鲍聪 《临床荟萃》1995,10(16):732-733
自发性气胸为临床急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人自发性气胸有日益增高趋势.现将我院1990~1994年9月收治自发性气胸10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亮  陆志华  肖春晖  张庚  鲍聪 《中国临床医学》2001,8(2):124-125,12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内接受溶栓治疗的60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36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治疗前后Q-T离散度和溶栓治疗后的心率变异性(SDNN和RMSSD)。结果:溶栓前两组Q-T离散度无差异。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再通组(P<0.05),再通组明显大于未再通组(P<0.05)。在再通组SDNN和RMSSD和Q-T离散度的下降值之间非常显著相关(Ps<0.01,Pr<0.02),而未再通组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P>0.05)。Lown氏分级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再通组与未再通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提高SDNN和RMSSD,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和植物神经功能,并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心率变异和Q-T离散度的下降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可提高对恶生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提高对溶栓疗效的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除了和Q-T离散度显著增大有关外,还有可能与心率变异(SDNN和RMSSD)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