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57岁,进食水后呛咳半年,进食立取膝胸位俯卧姿势时剧烈呛咳方可减轻或缓解。半年前曾有吞入鱼刺病史,发病后偶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不典型肺癌的临床和影像学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肺癌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典型的或中晚期肺癌影像学诊断不难 ,但对早期病变 ,X线常不能明确诊断。随着CT ,MRI的临床应用 ,使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有了明显提高 ,但仍有部分病例误诊。笔者复习我院 1985~ 1995年间收治的百余例肺癌资料 ,选择病历资料完整、诊断明确、经手术 (尸检 )病理等证实的 12例误漏诊病例进行临床、影像学分析 ,旨在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认识 ,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9例 ,女 3例 ;年龄 2 4~ 72岁 ,5 0岁以上 9例 (75 % )。发病诱因 :有 10年以上吸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存三叉动脉的时间飞跃法(3D-TOF MRA)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提高对该血管变异的认识。方法回顾3例经MRA诊断为PTA的患者资料,由两位高年资医师对原始图像并结合重建图像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旋转观察分析。结果 3例患者中,均为单侧发生,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1例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发育正常,1例PTA及同侧椎动脉发育纤细,1例见粗大的PTA血管,其吻合点下方部分基底动脉完全萎缩及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延髓可见亚急性出血灶。结论 PTA的解剖学特点及分型具有一定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three-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 ASL)采用双标记延迟时间(postlabeling delays,PLD)评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灌注代偿的价值。方法以一侧颅内供血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DWI、MRA、3D ASL及DSA检查,ASL采用两个标记延迟时间进行扫描,评估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后侧枝循环代偿情况。结果28例中6例DWI提示小面积急性脑梗塞,余22例DWI未见异常,所有患者均可见责任血管供血区域的低灌注改变,缺血侧CBF1.5与对侧CBF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侧CBF2.5与对侧CBF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侧CBF1.5与同侧CBF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标记延迟时间3D ASL可以有效评估责任血管供血区的灌注情况,以及侧枝循环代偿情况,为临床精细、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巨输尿管是由于输尿管缺乏神经节而引起的多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 ,X线检查可见输尿管极度扩张、直径增加、延长纡曲及肾盂、肾盏积水 ,临床较少见 ,易误诊[1] 。本文收集我院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的 2 0例巨输尿管病例 ,占同期静脉肾盂造影病例的 0 6 % (2 0 / 310 0 ) ,临床全部误诊。现就 2 0例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15例 ;年龄 18~ 4 6岁 ,以 30~ 4 0岁多见。单侧 13例 (6 5 % ) ,双侧 7例 (35 % )。并发巨结肠症 5例。病程 1~ 10年不等。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MRI对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近年来2例SDAVF病例,全部行MRI检查及DSA证实.结果 胸段2例,均呈长T1WI长T2WI信号,病灶沿脊髓长轴走形,呈蚯蚓状,团状改变,可见异常血管流空信号改变,相应脊髓稍有受压1例,脊髓稍有增粗1例.结论 DSA显示SDAVF瘘口部位、供血血管以及引流静脉情况,是SDAVF确诊的金标准.MRI是SDAVF主要的筛选检查,对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6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9例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及文献复习.结果 椎管内神经鞘瘤好发于颈、腰段,胸段及骶段次之,多位于髓外硬膜下.呈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灶,易囊变,边界清楚,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囊变则T2WI呈更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清晰的花边样或环形强化是其特点.结论 椎管内神经鞘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再加以对比剂的应用,多可以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可成为诊断椎管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SCT与MRI检查直肠筋膜图像表现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及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88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以病理学为标准,比较MSCT与MRI检查直肠筋膜浸润分级的准确诊断率。结果比较MSCT与MRI检查T分期的准确诊断率,MRI对浸润结果的总准确率为92.04%(81/88),对T1-2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82.35%(14/17),T3期诊断准确率为96.77%(30/31),T4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2.50%(37/40);MSCT扫描对浸润结果的总准确率为81.81%(72/88),对T1-2期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0.58%(12/17),T3期诊断准确率为77.41%(24/31),T4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0.00%(36/40)。MRI与MSCT对直肠癌的T分期的总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I的T分期诊断准确率更高(χ2=4.051,P=0.044)。结论对直肠癌筋膜浸润程度采用MSCT、MRI检查进行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价值,其中MRI对T分期诊断准确率更高,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提供更多可靠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