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消化性溃疡是指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为主的慢性溃疡,统称为消化性溃疡。发病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溃疡常为单个,也可有多个。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以青壮年发病率为高,且十二指肠溃疡较为溃疡多见。本病属中医"胃脘痛","心痛","吞酸"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慢性,长期性,周期性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节律性疼痛为本病的特点。需要进餐来缓解。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对比家族性及散发性伴镶边空泡远端肌病(DMRV)患者的临床病理、辅助检查及随访结果,探讨该病在中国
人群中的特点。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1986~2010年临床病理诊断为DMRV的33例散发性和4例家族性患者,对其临
床病理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散发性与家族性DMRV患者间就诊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无显
著差异(P>0.05);两组起病形式及受累肌群类似,但散发性患者特殊体征较家族性患者多;肌酶多为轻到中度增高,家族
性患者血肌酶较散发性者显著增高(P<0.05),但病程长短与肌酶高低无相关性(P>0.05);病理表现一致,Gomori染色可
见镶边空泡、包涵体且无炎性细胞浸润;29例进行随访,相同病程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别。随访发现病情呈缓慢加重发
展,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但对寿命无明显影响。结论中国DMRV患者临床、病理表现及辅助检查与日本报道基本一致,
呈慢性加重病程,10年左右需轮椅代步,无有效治疗手段;散发患者中有儿童早期起病者,且体征较家族性患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iial cells,BMECs)对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并鉴定人骨髓MSCs和大鼠BMECs,在正常和缺氧两种条件下,分别以间接和直接共培养两种方式对MSCs进行诱导分化,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和分析诱导后MSCs的胎肝激酶-1(fetal liver kinase-1,Flk-1)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表达.结果 正常间接共培养未能诱导MSCs表达vWF和Flk-1蛋白,缺氧间接共培养和正常条件下的直接共培养均能诱导MSCs开始表达Flk-1蛋白,而vWF染色仍为阴性,缺氧条件下直接共培养表达Flk-1蛋白的MSCs比正常条件增多,而且部分Flk-1阳性细胞开始同时表达vWF蛋白.结论 BMECs能够通过细胞直接接触诱导共培养的MSCs开始向内皮分化,缺氧条件下的直接共培养BMECs能诱导更多的MSCs更彻底地向内皮分化.  相似文献   
4.
5.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0岁,右利手,工人,以"不自主流涎20年,进行性双下肢无力4年余"于2009年2月1日入院.患者自出生起即被父母发现嘴闭不紧,易流涎.此后在发育过程中,被发现体形较瘦,吃饭速度较慢,言语欠清,跑步时常感觉胸闷,但无四肢力弱.上学时,长跑成绩较差,但其他体育成绩如短跑(50~100 m)、跳远、铅球中等水平;小学1年级学习成绩差,而后学习成绩渐有提高,4年级学习成绩达班内中上水平.2004年10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上3~4层楼费劲,后发展为走路约半小时左右双侧小腿酸胀感,但无上肢力弱及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一直未予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血管壁重塑及生物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按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6)和手术组(n=24),手术组饲高脂饮食,一周后左侧颈动脉实施空气干燥内膜损伤术,并以右侧颈动脉留做假手术组;正常饮食组2周后及手术组于术后2、4、8及12周利用微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控制系统测定血管最大载荷、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指标,测试后留取病理标本做免疫组织化学及HE和Masson染色,测定中膜胶原含量。结果手术组颈动脉出现较典型的粥样硬化病变。随粥样硬化程度增加,血管内膜增厚,中膜变薄,大量增生的胶原组织代替平滑肌纤维,血管弹性模量增高,硬度增大,顺应性减低。手术后12周组与假手术组、手术后2、4及8周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但2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不明显。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呈正性重塑,弹性模量略有降低以适应新的力学环境。但随着粥样硬化程度加重,动脉壁胶原含量增加,管壁弹性减低,硬度增加,呈负性重塑过程,为介入治疗增加难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常氧、短暂缺氧、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辛伐他汀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跨内皮细胞电阻(TEE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分离培养SD大鼠BMECs,随机分为常氧组、短暂缺氧组、持续缺氧组、复氧组,各组均实施辛伐他汀0.1μmol/L、1.0μmol/L、10μmol/L3种浓度预处理。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及增殖活性变化;采用TEER评估各组通透性;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法测定MMP-9蛋白表达。结果:短暂缺氧、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大鼠BMECs细胞受损逐渐加重,MMP-9表达逐渐增加,TEER及细胞增殖活性逐渐下降。辛伐他汀干预能不同程度提高TEER并抑制MMP-9蛋白的表达,使细胞增殖活性提高。但这种抑制MMP-9的作用对短暂缺氧大鼠BMECs的TEER值及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改善。结论:辛伐他汀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的表达来提高持续缺氧及复氧条件下大鼠BMECs的TEER,而对短暂缺氧后TEER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MSCs)以旁分泌方式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 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人MSCs和大鼠BMECs,ELISA检测细胞条件培养基中VEGF和MMP-9的含量,跨内皮电阻(TEER)检测反映脑BMECs单层通透性的变化,观察不同条件培养基对缺氧BMECs增殖、迁移和通透性的影响。结果:VEGF和MMP-9在MSCs条件培养基中的含量显著高于BMECs条件培养基,缺氧处理的MSCs条件培养基中VEGF和MMP-9含量比正常MSCs条件培养基显著增高;MSCs条件培养基能明显促进BMECs在缺氧条件下的增殖和迁移,但也使BMECs的TEER显著降低(50.5%±2.6%,P<0.05),这些作用在不同程度上能被VEGF抗体和MMP-9抑制剂所抑制。结论:缺氧条件下MSCs可通过旁分泌方式促进BMECs增殖和迁移,但同时也增加了BMECs单层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出血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6年7月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61例,分为溶栓后未出血(non-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non-HT)组49例、出血性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s,HI)组8例和脑实质血肿(parenchymal hematomas,PH)组4例,分别检测3组溶栓前、溶栓后2 h及24 h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并分析其与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关系。结果 HI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non-HT组及HI组(P0.05)。3组溶栓前纤维蛋白原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溶栓后2 h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溶栓前,溶栓后24 h纤维蛋白原水平上升,但仍低于溶栓前水平(P0.05);non-HT组与HI组在2和24 h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H组2和24 h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non-HT组与HI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24 h内降低是颅内血肿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临床特点是下肢静脉色紫,盘曲突起如蚯蚓状团块。由于静脉壁薄弱或静脉瓣缺陷,加之重力的作用,致使下肢浅静脉系统处于伸长,蜿蜒而曲张的状态。早期轻度静脉曲张患者无明显不适感,以后可逐渐加重,站立较久时出现患肢酸胀,麻木,困重等症状,病久则出现患肢轻度肿胀,局部皮肤萎缩,脱屑,瘙痒和色素沉着,并可触及硬结。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