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姜黄素(CU)/5-氟尿嘧啶(5-FU)对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MTT法用于检测CU和5-FU单用及联合应用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CU和5-FU单用时能明显抑制肝癌SMMC-7721及Bel-7402细胞的增殖,并呈现浓度依赖性,两药单独作用于肝癌SMMC-7721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为(89.06±11.85)μmol·L~(-1)和(21.90±1.54)μmol·L~(-1),作用于肝癌Bel-7402细胞48 h的IC_(50)值分别为(94.74±4.03)μmol·L~(-1)和(38.48±2.27)μmol·L~(-1)。当CU和5-FU联合应用比例为1∶1(mol∶mol)时,两药联合应用时对肝癌SMMC-7721和Bel-7402细胞呈协同抑制作用(CI1),作用48 h的IC_(50)值分别为(4.95±1.20)μmol·L~(-1)和(19.30±2.29)μmol·L~(-1)。结论 CU与5-FU联合应用对肝癌SMMC-7721及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并且明显优于单药。  相似文献   
2.
盐酸雷尼替丁中空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盐酸雷尼替丁(RH)为模型药物,研究中空微球的制备,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方法:以乙基纤维素(EC)为载体材料,乙醇/乙醚为混合溶剂,采用溶剂扩散-挥发法制备盐酸雷尼替丁中空微球。以产率、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微球形态为指标,考察了处方工艺对微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EC粘度,RH/EC比例以及粒径对微球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中空微球产率为84.51%,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632μm,载药量13.71%,包封率55.86%。电镜扫描显示:微球外观圆整光滑,内部为中空结构。体外释药研究表明随着EC粘度的增加释药速率降低;随着RH/EC比例和搅拌速度的增加释药速率增加。最终所得到的中空微球缓释可达24h,体外漂浮实验表明在人工胃液中可持续漂浮48h以上。结论:该处方工艺简便可行,制得的盐酸雷尼替丁中空微球在人工胃液中缓释性和漂浮性良好。中空微球有望成为吸收窗药物的又一新型给药系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姜黄素(CU)和5-氟尿嘧啶(5-FU)单独与联合对人胃癌MKN45细胞生长抑制的效果差异,为临床上联合运用CU和5-FU治疗胃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用MTT检测不同浓度CU(3.125,6.25,12.5,25,50μmol/L)和不同浓度的5-FU(6.25,12.5,25,50,10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48 h、72h而产生的增殖抑制效应,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析因分析。结果 CU与5-FU单用及联用时,均对体外培养的胃癌MKN45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并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两药联合作用48 h,当CU浓度大于2.05μmol/L而5-FU浓度大于4.09μmol/L时,两药表现为协同抑制作用,反之则为拮抗作用;当联合作用72 h,CU浓度大于2.86μmol/L而5-FU浓度大于5.71μmol/L时,两药表现为协同作用,反之则为拮抗作用。结论 CU与5-FU高剂量联合运用对胃癌细胞MKN45的抑制呈现协同效应,低剂量联合呈现拮抗作用。因此,本研究为临床上联合运用CU和5-FU治疗胃癌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简便、准确的龙眼主要成分分析方法.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各成分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测定泸产养生酒中总糖、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结果: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成功建立了龙眼主要活性成分分析方法.几种主要成分回归方程的R2均大于0.999,表明各方法线性拟合的方法可靠,精密度的RSD值均小于2%,回收率均在8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