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探讨有效的防护对策。方法使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记录2010、2011两年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情况。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46例,其中医生14例,护士30例,护生2例。HBV31例为主要暴露源,锐器损伤38例为主要暴露方式,器械分类和手术缝合各10例为主要环节。暴露后均能正确处理伤口,46例职业暴露无1例感染。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易发生职业暴露,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强化标准预防,做好医院感染环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的医院感染情况及其高危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2011年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该院在调查日的医院感染、高危因素和抗菌药物使用等信息。结果调查住院患者1 89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4.53%,医院感染例次率4.64%;动静脉插管、呼吸机使用、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激素使用、化学疗法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血液透析等为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调查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93%。结论通过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可方便、快捷地获得全院医院感染方面的信息,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院短期内神经外科多例患者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可能原因。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1日-3月15日135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可能引起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35例手术患者,5例发生SSI,感染率为3.70%。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第5手术间使用情况和进行二次手术的比值比分别为4.07(95%CI:0.52~36.65)、18.00(95%CI:2.00~180.00)。各手术主刀医生施行手术患者SSI率与该科2012年平均SSI率2.54%(17/66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5手术间环境卫生学检测,除麻醉机袖带的菌落总数超标外,其余采样部位单位面积菌落总数均符合国家要求;且麻醉机袖带采样培养的微生物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感染患者致病微生物无关。结论进行二次手术是此次短期多例神经外科患者发生SSI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感染现患率及相关因素,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和病历调查相结合,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并对调查日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2381例,医院感染现患率5.84%(139例)、例次现患率6.64%(158例),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58.21%)和上呼吸道(10.19%)为主,其次为泌尿道(8.22%);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21.53%);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18%。结论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降低呼吸道感染,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医疗废物的管理涉及到医院的多个部门,多类人群,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产生地、暂存处、运送人员等环节质量管理,不断提高专职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实施安全有效的医疗废物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四川省医疗机构2011年医院感染基本情况,建立医院感染相关指标的参照体系。方法2011年9月1-30日,四川省248所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参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参与调查的各医院自行确定调查日,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48所医院调查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248所医院应查人数75 822例,实查74 457例,实查率98.20%。发生医院感染1 966例,2 001例次,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4%,例次现患率为2.69%。不同规模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0,P<0.01),随着医院规模的增大,医院感染现患率升高。医院感染部位居前3位者依次为呼吸道(55.77%)、泌尿道(12.79%)和手术切口(11.99%);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肿瘤科(4.52%)、外科(3.28%)和内科(3.02%);医院感染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42.13%(843/2 001);调查当日共39 440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97%,其中11 209例(15.05%)患者预防用药,28 231例(37.92%)患者治疗用药。医院治疗用抗菌药物者送细菌培养率为21.63%(6 105/28 231)。结论此次调查有助于了解四川省各医院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建立各指标的参照体系,供各医院参考比对,可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7.
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员,对8个病区38个科室手卫生设施和628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手卫生设施齐全科室为52.6%(20/38),628名医务人员应洗手1926次,实际洗手727次,手卫生依从性为37.75%。其中本院医生为41.2%(124/301例次),本院护士为51.6%(283/549例次),进修、实习医生和护士为33.2%(199/598例次),护工、保洁员为25.3%(121/478例次),各岗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前为5.5%(32/584例次),接触血液、体液后为100%(71/71例次),二者分别与其它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定植菌筛查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掌握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细菌定植状况及与医院感染关系,为NICU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证据。方法对照组患儿698例,观察组患儿966例;观察组所有患儿在入院时常规进行痰或咽拭子培养,查定植菌和药物敏感试验;比较两组患儿感染率、感染暴发次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对照组698例患儿中,7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46%,观察组966例患儿中,58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6.00%(P<0.05);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29%、0.62%(P<0.01),感染暴发分别为2、0次;观察组送检痰和咽拭子标本966份,703份有细菌定植,定植率为72.77%,检出致病定植菌432份,检出率为61.45%;432例致病菌定植患儿发生医院感染51例,感染率11.81%,占总感染例数的87.93%;无致病菌定植患儿发生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1.31%,占总感染例数的1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6,P<0.01);432株致病定植菌中,革兰阴性杆菌282株,占65.28%,革兰阳性球菌占34.72%。结论定植菌筛查可早期评估新生儿感染风险,实现医院感染防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护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手卫生在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2009~2011年通过完善NICU手卫生设施、督查手卫生产品用量、督导手卫生执行情况,观察对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医院感染发病率的影响。结果速干手消剂用量逐年增加:12.17ml/病人日(2009年)、17.21ml/病人日(2010年)、21.26 ml/病人日(2011年),手卫生依从率逐年提高55.74%(2009年)、73.02%(2010年)、98.88%(2011年)。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逐年降低9.55%(2009年)、6.64%(2010年)、3.31%(2011年)。结论提高N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与漏报控制方法,分析其实施效果,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监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运用品管圈(QCC)方法,前瞻性监测住院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对医院感染漏报进行控制。结果建成"信息化系统智能筛查+移动通讯短信提醒+院感督导"三位一体的前瞻式医院感染病例堵漏监控模式,第一轮PDCA循环后医院感染漏报率由QCC活动前的79.16%降至5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821,P=0.000);与第一轮PDCA循环后的医院感染漏报率相比,第二轮PDCA循环后医院感染漏报率降至2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75,P=0.002)。结论在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发生前,采取积极前瞻性的防控,可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病例漏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