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北部战区总医院及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收治的脑瘫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康复训练组与联合训练组,每组30例。康复训练组患儿采用康复训练,联合训练组患儿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NSE、MBP水平。结果 联合训练组患儿治疗后粗大运动功能量表、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以及发育商子量表适应性、精细动作、大动作、个人社交得分均高于康复训练组,血清NSE、MBP浓度均低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疗程,联合训练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高于康复训练组,患侧拇指短展肌记录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短于康复训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rTMS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增加运动皮质兴奋性,降低血清NSE、MBP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迫切需要一种能提高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肿瘤和抗病毒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法。目前,生物治疗在临床中已显示其优势,细胞因子诱导的抗肿瘤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3.
4.
肾性血尿是肾内科常见疾病,多见于急慢性肾炎、IgA肾病、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这类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仝小林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属脏腑风湿病的范畴,其发病往往由于感受风寒湿,邪伏肾络所致,而见血尿者则多兼湿、热、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常在扶正透邪的基础上,加用仙鹤草、侧柏叶、小蓟三味药针对症靶治疗。仙鹤草收敛止血兼可补虚,侧柏叶祛风止血兼能散瘀,小蓟善清血分热而凉血,三者配伍,恰合肾性血尿的病机特点,能针对性减少尿红细胞数量,临床用量均为15~30 g。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医坛对络病理论的研究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而气络学说作为络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开始焕发生机与活力。本文经查阅近15年来相关文献,列举了不同医家关于气络概念的认识,并且总结、比较各医家对气络概念理解之异同。同时梳理了当代各医家运用气络理论指导临床,进行诊断治疗的特色疾病,并将其分门别类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皮肤、泌尿系统。涉及的具体疾病有肺毒疫、哮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帕金森、老年痴呆、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中风、诸神经痛、温病、冠心病、胰岛素抵抗、黧黑斑、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本文旨在对气络的概念和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希望对日后的基础和临床工作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脏腑风湿”是仝小林在《黄帝内经》痹证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涵盖了五体痹和脏腑痹,亦包括风寒湿邪直接侵袭脏腑诱发的痹证。外邪伏留是致病的关键,透邪外出是本病的辨治要点。“顶焦”是仝小林在临床中以空腔归为“一焦”为依据,在经典的“三焦”的基础上,将颅腔和髓腔定义为“顶焦”,将“顶焦”增补进三焦系统,突出中医对神经及精神系统的认识与思考,提出“四焦”的学术观点,建立了四焦八系的辨治体系。脏腑风湿中关于顶焦的诊疗为临床上许多难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的辨证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8.
9.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综合征,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需重视微观的病理生理变化。仝小林院士基于"态靶组方"理论,结合前期辨治高血压病经验,发展完善并构建了高血压病"三期五态"辨治方案,并从病理生理角度阐释"三期五态"的病机和辨治要点。"三期"即"病气血、病脉络、病脏腑",病理特点分别为脉挛急、脉僵硬和脏腑损。"五态"即壅态、水态、郁态、寒态、老态。壅以堵塞言,水以液体言,郁以情志言,寒以紧凝言,老以脉络病变言。同时提出不同"态"治疗的靶方、靶药:厚朴三物汤是治疗壅态的常用靶方,决明子、茺蔚子、生白术是常用靶药;当归芍药散、五苓散是治疗水态的靶方,茯苓、茺蔚子、益母草、车前子、葶苈子是治疗水态的靶药,尤其对于脉压差小者,茺蔚子、茯苓等有显著疗效;四逆散是治疗郁态的常用靶方,郁而化火加靶药夏枯草、钩藤、黄芩、菊花、生石决明;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寒态的常用靶方,葛根、桂枝、独活、羌活是治疗寒态靶药;莪术、三七、浙贝母、海藻、天麻、盐杜仲、怀牛膝是治疗老态的常用药物,其中天麻、盐杜仲、怀牛膝对脉压差大者有显著疗效,黄芪、鸡血藤、水蛭、土鳖虫是治疗老态补虚通络软管的靶药。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在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方面具有多靶点、多通路、联合增效、协同交互的特点。近年来,中医药在探索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方面不断深入和细化,实验设计更加系统化,并且紧密结合了包括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组学等先进的研究技术,为阐释药物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此外,近年微生物组学也成为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的热点之一,学者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揭示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为明确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干预靶点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作者系统梳理了近3年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的相关研究,针对其现状及特点予以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