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食管裂孔疝(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1年1月我科11例新生儿(男7例,女4例)食管裂孔疝(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资料。手术时患儿年龄2~94 d(中位数4 d)。体重(2.82±0.51)kg。出生后胸部CT、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采用腹腔镜下四孔法行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其中9例Nissen术,2例Thal术。结果11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9例Nissen术,手术时间(173.0±43.8)min;2例Thal术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84、206 min。术后恢复进食时间(2.5±1.2)d。住院时间(14.1±4.1)d。11例患儿随访7~74个月,中位随访28个月,术后食管裂孔疝无复发,身高、体重与同龄儿无明显差别,无明显呕吐,无纳奶呛咳。结论新生儿期行腹腔镜手术治疗产前诊断的食管裂孔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以期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41例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施行肿瘤切除手术,患儿年龄3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3.8岁;其中男25例,女16例;肿瘤直径8.5~21.6 cm,平均13.5 cm;均行手术前化疗,化疗3至7个疗程不等,直至肿瘤不再缩小。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本组患儿生存率。结果41例均顺利实施肝脏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25~350 min(平均220 min),术中出血40~500 mL,8例未输血。第一肝门阻断时间15~35 min (平均22 min),其中阻断1次者12例,2次者23例,2次以上者6例,每次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20 min。手术切除方式包括V-Ⅷ段切除8例;Ⅳ-Ⅷ段切除9例;Ⅰ-Ⅳ段切除4例;Ⅰ、Ⅳ、Ⅷ段切除9例;Ⅰ、Ⅳ、Ⅴ、Ⅷ段切除6例;Ⅰ段+Ⅴ-Ⅷ段切除2例;Ⅰ段+Ⅳ-Ⅷ段切除3例;合并下腔静脉瘤栓7例。41例患儿1年、3年、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2.7%、72.8%和33.5%。其中最长无瘤生存期为90个月。41例术后均经规范化疗,化疗后定期门诊复查,其中20例(48.8%)复发,继续化疗。5例出现肺转移病例中,2例经术后化疗转移灶消失,3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累及第二、三肝门的巨大肝母细胞瘤患儿手术切除虽然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在详细、准确的术前评估,及对肝脏解剖的熟练掌握下,肿瘤切除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完整切除肿瘤可有效提高肝母细胞瘤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甲状腺腺瘤内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我中心开展的35例经腋乳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小儿甲状腺腺瘤临床资料,对内镜治疗小儿甲状腺腺瘤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疗效进行讨论。结果35例患儿中,男9例,女26例,年龄6~14岁,平均10.2岁;其中单侧28例,双侧7例;腺瘤直径为0.8~5 cm,平均3.2 cm。均表现为颈部无痛性包块。所有病例均在内镜下成功完成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无一例发生术后出血。1例术后出现可逆性声音嘶哑(术后4d内恢复),无永久性口周、四肢麻木和(或)手足痉挛、抽搐等。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5~20 mL,平均10 mL;术后疼痛轻,均未使用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2 d。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10年,无复发。切口瘢痕隐蔽,美容效果好。结论小儿甲状腺腺瘤的内镜手术治疗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相比传统手术,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纳米银薇乔线用于小鼠背部皮内连续缝合线道周围炎性细胞和炎性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近期抗炎疗效。方法 对4-0普通薇乔线采用化学涂层技术制备纳米银薇乔线。18只10~12周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6只),剃除小鼠背部毛发,纵行切开15 mm皮肤全层切口。分别采用4-0带针普通薇乔线、抗生素薇乔线、纳米银薇乔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后5 d,以纵形切口为中心,取材全层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比较线道周围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计算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了解线道周围细胞凋亡情况。Masson染色了解线道周围胶原蛋白沉积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tudent’s t检验。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普通薇乔线、抗生素薇乔线和纳米银薇乔线的中性粒细胞MOD值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膈疝的手术经验及技术难点分析。方法对27例新生儿CDH患儿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顺序还纳疝入脏器,脾脏还纳时切忌使用尖锐器械直接压迫还纳,应间接推挤或以胃结肠等空腔脏器辅助推挤还纳,避免脾脏及血管撕裂导致出血。后外侧膈肌缺损严重者可行膈肌缘-肋间肌-膈肌缘缝合,适度打紧线结完成膈肌闭合修复。膈肌缺损严重可先连续缝合尽可能对合关闭缺损,测量缺损薄弱处大小,将体外裁剪好的补片置入胸腔,贴紧固定补片至膈肌薄弱处并以4-0 prolene线间断缝合。结果27例膈疝中左侧25例,右侧2例。产前诊断23例,产前诊断胎龄为(28.2±5.1)周;出生孕周为(37.5±2.7)周,孕周最小为28.0周;出生体重为(2.90±0.70)kg,最小为1.36 kg。所有患儿均采用胸腔镜手术,23例顺利完成,4例中转。存活23例(85%),死亡4例(15%)。手术年龄为出生后(41.0±40.0)h,手术时间为(159.0±14.0)min,行补片修补3例,术后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1±1.2)d,术后住院时间为(18.0±4.0)d。术后1例复发,第二次经胸腔镜完成手术,预后良好,3例并发胸腔积液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CDH安全可行,术者有丰富的胸腔镜操作经验下,可优先考虑,补片修补可以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术中心肺功能不稳定,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持续高于65~75 mmHg(1 mmHg=0.133 kPa)应及时中转开放手术。低体重早产儿对胸腔镜手术的耐受性并不低于足月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产后5种评分模型对预后的评估效能及其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9月至2018年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共126例,均经产前超声、产后X线影像、手术或病理确诊,其中>28 d入院的CDH患儿45例,产前诊断后引产或流产患儿16例,此61例患儿不纳入本研究,余65例符合入组标准,纳入研究,入组65例。将入组患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所有入组患儿产后临床指标数据,代入5种评分模型中(包括SNAP-Ⅱ、Brindle、CDHSG、WHSRpf和BOI-d1评分),分别对整体分值、分度病情和两两联合三部分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选出最适合的评估模型。结果整体分值:SNAP-Ⅱ在这5个评分模型中准确性及拟合度最高(AUC为0.813)。病情分度:SNAP-Ⅱ和Brindle评估准确性较好(AUC分别为0.803和0.725),SNAP-Ⅱ准确性高于Brindle。两两联合:SNAP-Ⅱ+Brindle联合模型的准确性和拟合度最好(AUC为0.841,H-Lp值为0.737)。结论产后5种评分模型中SNAP-Ⅱ的评估效能最好,其次为Brindle,可用于目前CDH患儿的预后评估,进而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4月应用SILS及改制的普通硬膜外穿刺针完成176例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手术。取脐部纵切口,直视下置入3 mm或5 mm腹腔镜,用改制的16号硬膜外穿刺针带4号丝线经皮沿内侧腹膜下潜行穿入,依次越过腹壁下动静脉、输精管、髂外血管和精索,越过精索后刺破腹膜进入腹腔,更换有凹槽的穿刺针沿外侧腹膜下穿入,到达结扎线处进入腹腔,将结扎线带出体表,体外收紧结扎,悬吊于腹壁,完成手术。结果 176例SILS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58例,均同期处理。手术时间7~50 min,平均16 min。所有患儿术后3 d出院。176例随访12个月,1例同侧复发,1例同侧并发直疝(手术证实),55例鞘膜积液无复发。结论 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在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中的效果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9例(男6例,女3例)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入院,入院后完善腹部CT、超声及门静脉血管B型超声检查,诊断为门静脉海绵样变、门静脉高压和脾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术中造影发现胃冠状静脉直径较细或长度不够,不能行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遂采用移植自体血管的方式,将其两端分别与门静脉主干和肝内门静脉左支吻合.其中采用移植空肠静脉方法治疗2例,回肠静脉4例,肠系膜下静脉3例.患儿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平均24.6个月.随访期间,采用超声评估脾大小及分流血管通畅情况.记录血常规、血生化和血氨,评估脾功能亢进情况和肝功能.结果 所有患儿均成功行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治疗.手术时间105~360 min,平均218.3 min.其中3例住院期间有输血记录.术后住院时间6~10d,平均7.2d.术后复查B型超声示脾长径为9.6~14.7 cm,厚径为3.4~5.4 cm;较术前(长径10.4~17.6 cm,厚径3.2~6.8 cm)明显降低.血常规、生化和血氨均恢复正常.随访B型超声可见分流血管通畅,血管直径为0.5~0.7 cm,平均0.6 cm;分流血管入肝血流速度为0.14~0.18 m/s,平均0.16 m/s.1例患儿复发,采用保守治疗有效.结论 移植血管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肝内左支分流术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式之一,在患儿不能采用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治疗时可考虑采用该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腔镜诊治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5月54例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资料.年龄1~26 d,中位数1 d;出生体重1155~4400 g,平均2771.9 g.术前诊断十二指肠梗阻,其中肠旋转不良合并肠扭转12例,环状胰腺28例,十二指肠膜式闭锁14例.结果 腹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腰疝治疗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本组9例小儿腰疝患儿,男4例,女5例;年龄1岁6个月至10岁,平均年龄4岁;7例发生于腰下三角,2例发生于腰上三角。6例发生于左侧腰部,3例发生于右侧腰部。均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行腹腔镜下腰疝修补术。结果本组9例患儿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顺利,无术中大出血、无术中及术后输血、无意外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手术效果好,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 d。术后随访1~8年,无明显远、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腰疝的安全、可靠的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满意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