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脑血流动力学、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就医并确诊为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04例,按照手术干预方式的不同分别建立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每组52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水平包括手术用时、单支颈动脉阻断用时、桥血管血流量、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侧大脑中动脉(M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颈内动脉狭窄管径、PSV、搏动指数及脑血管反应性(CVR);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3、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ADL)和认知功能评分(MMSE);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同期手术组手术用时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同期手术组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均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脑血流动力学各指标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手术组术后1、3个月MCA-PSV均明显高于分期手术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均P<0.05);同期手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分期手术组(P<0.05).结论 CEA同期行CABG治疗方式应用于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好,亦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但术中用时较长,需针对性注意患者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 SFA)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联。方法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研究,利用与SFA相关的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从GWAS数据集中提取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缺血性卒中和10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作为主要结局指标。以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异质性检验、水平多效性检验及逐个剔除检验来评估MR结果的可靠性。结果 SFA与冠心病(OR:1.30, 95%CI:1.15~1.46,P=1.46×10-5)、总胆固醇(OR:2.02, 95%CI:1.86~2.18,P=6.71×10-6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6, 95%CI:1.39~1.54,P=2.29×10-46)及甘油三酯(OR:2.22, 95%CI:2.03~2.42,P=4.43×10-72)之间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缺血性卒...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与心血管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络病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趋于成熟。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究CMD的病机与防治。从“络病”视角分析CMD发病机制可归结于气虚络瘀、痰瘀阻络和瘀毒内蕴,其中以气虚为本,瘀、痰、毒为标,瘀贯穿疾病始终,在治疗上应以补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重视通补结合。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可以提供个性化和科学的诊疗方案,有望改善CMD最终的防治效果,以期为CMD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囊性脑膜瘤的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误诊原因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11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采用门诊及电话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11例患者中,术前误诊为胶质瘤7例、转移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影像学Zee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Ⅲ型1例。11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5例、simpsonⅡ级切除6例;术后行伽玛刀放疗者5例。病理检查结果:8例患者为血管瘤型脑膜瘤WHOⅠ级,3例患者为非典型脑膜瘤WHOⅡ级。术后症状改善者9例,无变化1例,恶化1例;随访6个月~3年,11例患者均存活,1例患者肿瘤复发。结论囊性脑膜瘤临床少见,术前容易误诊,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类型有助于确诊及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2-酮戊二酸-5-双加氧酶(PLOD)3 mRNA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胶质瘤数据集,比较胶质瘤和正常组织中PLOD3 mRNA表达差异,探讨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及PLOD3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生存差异,分析胶质瘤组织中PLOD3共表达基因及富集的信号通路,免疫组化法验证PLOD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LOD3 mRNA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升高(P<0.001)。年龄(>60岁)、WHO分级(G4)、异柠檬酸脱氢酶突变状态(野生)及PLOD3 mRNA表达(高表达)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胶质瘤PLOD3高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缩短(P<0.001)。PLOD3共表达基因主要涉及内质网、谷氨酸能突触等信号通路。20例胶质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OD3高表达阳性率为85%和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LOD3在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分析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特点,提高对非典型性脑膜瘤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非典型性脑膜瘤与288例良性脑膜瘤的MRI征象。结果 非典型性脑膜瘤直径>6.5 cm比例、肿瘤呈分叶型比例、瘤脑界面不清晰比例、重度瘤周水肿比例、邻近骨质改变比例均明显高于良性脑膜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较大及瘤脑界面不清晰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可能性显著增加,肿瘤大小每增加1.5 cm,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概率是良性脑膜瘤的1.507倍,瘤脑界面不清晰为非典型性脑膜瘤的概率是良性脑膜瘤的2.605倍。结论 肿瘤大小及瘤脑界面对于非典型性脑膜瘤与良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半夏作为临床常用药,现代教材将其功效总结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是对历代医书中半夏功效的去粗取精、整体论述,为了专门探究张仲景使用半夏经验,文章通过分析《伤寒杂病论》中所有有关半夏的条文,具体分析了各条文半夏作用,对其用法进行归纳,总结张仲景使用半夏的特点,并将半夏功效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至2023年10月于医院治疗的62例HIC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手术定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定位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恢复指标、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洗次数、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预后、颅内压、血清学指标、穿刺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尿激酶冲洗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颅内压、S100钙结合蛋白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穿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Slicer软件定位下经锥颅软通道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提高穿刺满意度、血肿清除率及BDNF水平,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尿激酶使用量少,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2018年1月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显微外科手术方式及病理结果;评价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临床效果。采用电话、门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肿瘤次全切除患者9例,大部分切除者3例。术后病理检查示,9例患者为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2例患者为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1例患者为间变型星形细胞瘤(WHOⅢ级)。术后,颅高压症状改善者7例,言语障碍改善者1例,认知功能障碍改善1例,大小便失禁改善2例。术后KPS评分 60分者7例,60分者5例。随访3个月—3年,2例患者存活,其余患者均死亡。结论"脑室型"胼胝体胶质瘤多合并颅内压增高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梗阻性脑积水;肿瘤侵犯结构广泛,手术部位深、难度大、风险高,肿瘤难以全切;病理类型多为胶质母细胞瘤,预后差。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近期效果较好,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内皮素 1(ET 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12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访到2022年7月1日,复发12例纳入复发组,复发率为20.00%;未复发者纳入未复发组(n=48)。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前1 d,检测患者ET 1、sICAM 1及TBIL水平。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复发组患者ET 1、sICAM 1及TBIL水平均高于非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与ET 1、sICAM 1、TB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T 1、sICAM 1、TBIL水平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率较高,复发患者在术前多伴有ET 1、sICAM 1及TBIL水平的升高,且ET 1、sICAM 1及TBIL水平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发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