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采用抗血小板制剂、活血化瘀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伊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0次/d,14d为一疗程;4周后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百分率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8例、显著进步23例、进步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9%,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达拉奉能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薛文清  魏嘉勋 《吉林医学》2011,(8):1503-1503
目的:探讨常规应用利多卡因无效的顽固性室速和(或)室颤患者使用胺碘酮的剂量、疗效及用药经验。方法:选择顽固性室速(或)室颤住院患者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23~83岁,平均(56.2±10.1)岁。静脉滴注胺碘酮(商品名Cor-darane)。首剂2~3 mg/kg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10~15 min内注入,随后以1.0~1.5 mg/min静脉泵入维持,若心律失常控制不满意,可每隔30 min再静脉滴注70~150 mg追加负荷量。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口服600~1 200 mg/d1周,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200mg/d维持。结果:静脉用药3 d,心律失常控制率92.3%。第1天静脉用量(1 280±179)mg,室速和(或)室颤控制率61.5%(16/26);第2、3天静脉用量(748±19)mg/d,室速和(或)室颤累计控制率92.3%(24/26)。用药期间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改用深静脉给药后未再出现;5例出现心动过缓,胺碘酮静脉减量后24 h恢复正常。1例患者病情恶化临床死亡;1例转院。结论: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顽固性室速和(或)室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小儿鼻腔异物误诊原因,注意事项及防治.方法 分析38例小儿鼻腔异物临床资料.结果 鼻塞症状38例,流涕27例,鼻腔有异味9例,可疑鼻外伤2例,38例均在门诊表面麻醉下取出异物,引起鼻中隔穿孔2例.结论 小儿单侧鼻塞、流涕,鼻腔有异味应排除鼻腔异物;扣式电池异物处理不当易引起鼻中隔穿孔,应引起相关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2001年3月-2009年12月,我院共收治急性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3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对象 本组31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心内科住院病人.男18例、女13例,年龄42~81岁.既往有糖尿病或(和)肥胖8例、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例、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家族史18例.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7年1月~2010年6月对26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采用大剂量胺碘酮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为我院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无效的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  相似文献   
6.
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鼓膜穿孔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现将我科2003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391例(395耳)外伤性鼓膜穿孔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慢性肾功能衰竭误诊原因、注意事项及预防。方法分析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营养不良性贫血13例,慢性消化系统疾病9例,心力衰竭2例,癔病2例。26例患者经治疗,好转21例,无效4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起病隐匿,表现复杂,临床上出现无明显原因可以解释消化、呼吸、循环、血液、神经等多系统症状时,应考虑到有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性,避免漏、误诊。  相似文献   
8.
低钠血症在脑血管病患者中并不少见.中枢性低钠血症可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LADH)和脑性盐耗综合征(CSWS),两者临床表现相似,但其治疗原则不同,若不正确区分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常会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就我科自2005-01~2009-12收治的198例脑血管病患者,其中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21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为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9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