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后对颅内及左上肢血供的影响.方法对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86例患者全部或部分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5例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封堵程度1/4~2/3);8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内缺血的表现,12例术后出现左上肢轻微缺血症状,无左上肢严重缺血发生;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左上肢肱动脉收缩压较术前降低15~35 mmHg.结论对于第一裂口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0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是可行的,术前评估决定是否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及是否先行颈部血管旁路手术将大大增加手术空间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患者 男性,35岁,主因"发现右大腿根部搏动性包块8年,右下肢肿胀1个月"于2008年5月5日入院.既往史:8年前右大腿根部曾被刀刺伤.  相似文献   
3.
4.
<正>下肢静脉性溃疡(vernous ulcer,VU)是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mciency,CVI)后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欧美国家的发病率接近1%[1],我国的发病率约为0.4%~1.3%[2]。VU常发生在高龄病人,高峰患病年龄为60~80岁,其发生有轻度的性别倾向。VU多迁延不愈,或愈合后又复发,下肢静脉曲张、静脉性溃疡和溃疡复发的发病率分别为20.0%、0.5%~3.0%和67.0%,10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动脉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由于腔内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我科自2002年起开展大动脉腔内修复术,至2007年10月共实施89例,本文回顾分析其中5例的失误原因,提出术前评估及手术实施中的要点.以求对同行有所提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酚磺乙胺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治疗24h后,CT平扫评估两组血肿体积变化情况,治疗3、7d后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治疗30、90d后采用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的长期预后;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h,观察组患者血肿增大体积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和7d,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90d,观察组患者mRS评分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恢复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应用不同起始剂量华法林治疗时,在相应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变化,比较INR的达标率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对临床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具有华法林抗凝治疗适应证的DVT患者56例,分为A组(37例)华法林起始剂量为2.5mg;B组(19例)华法林起始剂量为5mg,于治疗第3、4、5、8天测定INR,根据INR值调整华法林剂量,直到INR达到预期值(INR在2.0—3.0之间)。结果与2.5mg起始剂量组相比,5mg起始剂量组INR变化速度较快,第5、8天INR的达标率显著高于2.5mg起始剂量组。本文无1例出现并发症者。结论以5nag为起始剂量治疗DVT患者,能使INR迅速、安全且有效地达到预期值,而无出血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高荐辕  金辉 《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181-181,174
目的 总结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或可疑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58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中69例(15.1%)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69例中术后大腿处切口红肿37例(53.6%),其中因手术分离创伤引起25例,人造材料反应致红肿7例,术后切口感染5例;大隐静脉抽剥区血肿26例(37.7%);术后非手术切口区刺痛9例(13.0%);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7.3%);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1.5%). 结论 手术牵拉分离血管、人造材料植入、术后肢体加压包扎等处理以及手术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易引起相应并发症.预防及治疗措施包括:术中轻柔操作、避免不必要的解剖和对保留血管的器械直接夹捏;术中彻底止血;术后使用抗凝剂和/或溶栓剂;术中注意神经的保护;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