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用携带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基因组的角质形成细胞(HPV11.HaCaT细胞),在体外建立皮肤类似培养物三维模型,观察HPV11衣壳蛋白L1是否表达,为进一步建立体外病毒复制系统和药效筛选模型奠定基础。方法用人成纤维细胞和I型鼠尾胶原制备真皮类似物凝胶,接种HPV11.HaCaT细胞进行三维培养。同时以正常HaCaT细胞作对照。15天时取皮肤类似物进行冰冻切片,HE染色进行组织结构检查,免疫组化法检查角蛋白10、泛角蛋白以及HPV11L1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HPV11.HaCaT细胞和正常HaCaT细胞的层数明显增多。免疫组化显示,两种细胞的皮肤类似物角蛋白10、泛角蛋白表达全部阳性。HPV11.HaCaT细胞表达L1蛋白阳性,而正常HaCaT表达L1蛋白阴性。结论三维培养方式可诱导HPV11.HaCaT细胞分化,皮肤类似培养物出现细胞分化标志,并且表达HPV11型衣壳蛋白L1。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中CXC型趋化因子受体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之间的关系. 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进行期斑块型银屑病患者33例及其中16例患者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设3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并将检测结果与PASI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结果: 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12±0.81,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28±0.28, P <0.01)与治疗后患者(0.57±0.61, P<0.05 ),并与PASI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 =0.516, P<0.05);而中性粒细胞中CXCR3 mRNA表达水平为1.72±1.68,与健康对照组(1.27±1.17)及同一组患者治疗后(1.27±1.01)相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CXCR3可能主要通过活化与趋化外周血淋巴细胞而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建立与临床上单纯性浅表皮肤感染较为接近的小鼠模型,便于致病机制和外用抗菌药物筛选及疗效观察研究。选用BALB/c小鼠,采用胶带反复粘贴法破坏局部皮肤屏障,通过皮肤水分流失(TEWL)值标定皮肤屏障破坏程度,然后在其创面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7.5×106 CFU/mL)及化脓性链球菌(1.5×108 CFU/mL),建立局部皮肤的实验感染模型,并给予氧氟沙星凝胶以验证模型的敏感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胶带反复粘贴7次和10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前皮肤屏障破坏的最佳次数;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化脓性链球菌局部感染后,创面活菌培养结果分别为4.99±4.74、5.52±5.45、4.92±4.56、5.24±4.84、5.20±5.01、4.94±4.69和4.82±4.87、5.34±5.45、4.63±4.41 CFU/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氧氟沙星凝胶后,对感染灶细菌生长的抑制率均大于80%。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皮肤浅表感染模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有效性,对皮肤浅表感染发病机制研究、外用抗菌药物筛选和疗效观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是以T细胞为主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1],在其发病过程中还涉及到其他免疫细胞,形成复杂的免疫炎性网络.为了探讨外周血细胞中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在银屑病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银屑病患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及其受体(KGFR)反义寡核苷酸对KGF介导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KGF引起的HaCaT细胞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以及KGFR mRNA反义寡核苷酸对KGF的抑制作用。结果 10ng/mL KGF刺激24 h后可使S期比率较自然生长组增加15%(P<0.05),并伴凋亡增加2.9%(P<0.01)。针对KGFR mRNA不同位点的2个序列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S期比率和凋亡率降低,且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均<0.05)。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G_0G_1期相应增加,也呈浓度依赖性(P<0.01)。各实验组G_2M期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KGF可能是造成银屑病KC增殖和凋亡的诱因。KGFR mRNA反义寡核苷酸对KGF介导的HaCaT细胞增殖、凋亡增加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总甙(TⅡ)对生殖器官的影响Ⅰ.对雄性大鼠的实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雄性大鼠服雷公藤总甙每日30毫克/公斤80天期间可引起睾丸生殖上皮退行性变,其靶细胞为生精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受累最早、精母细胞次之、精原细胞敏感性最低。最终可致曲细精管萎缩及血浆睾酮水平降低。病变程度与给药总量密切相关。在一定剂量下药物有抗生精作用,与男性节育药棉酚的实验结果很相似。  相似文献   
7.
小鼠给予雷公藤(TW)提取物雷公藤总甙(TⅡ或TG)30mg/kg/d连续1~3个月及停药3个月内逐月检查发现:雄鼠睾丸重量和形态、精子活力和计数与生育能力呈一致性改变。药物对小鼠有明确和可逆的抗生育作用,对精原细胞亦有影响。雌鼠仅表现为动情周期不规则,生殖器官形态及功能未见明显改变。三代雄性仔鼠外观及生殖器官未见明显异常。小鼠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大鼠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丙酸氯倍他索(CP)和全反式维甲酸(RA)联合应用(CP+RA)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人角质形成细胞(KC)增殖和Ⅰ型转谷氨酰胺酶(TGase)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两药合用对有关的抗银屑病药效有无相互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条件下,3H-TdR掺入法和RT-PCR技术.结果与结论CP+RA合用时RA不影响CP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药效,CP也不影响RA下调人KC TGase I mRNA表达的作用,对人KC增殖抑制两药有协同作用.CP+RA合用在发挥各自不同药效的同时,可减少各自的剂量,进而能减少两药各自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总甙(TII)中分离出TI_1~88个组分,其抗炎作用与抗体生成抑制作用在TI_2~4组分中重叠,在TI_1,5组分中分离,提示存在单向作用的单体.8个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生育活性,与抗炎免疫的药理活性似不可分离.  相似文献   
10.
对自行研制的1%氧氟沙星乳剂型软膏进行常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及局部用药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原药属微毒药物,但按临床外用最大剂量计算,临床应用非常安全,局部不引起刺激及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