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吗啡等阿片类制剂在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中镇痛效果确切,但常易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且反复用药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为了减少硬膜外术后镇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0月,硬膜外镇痛药物选用奈福泮,发现其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等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和单纯全麻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全麻组(A组,28例)和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组(B组,28例),持续监测MAP、HR、SPO2、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10 min(T2)、气腹后10 min(T3)、手术毕放气后5 min(T4)采集血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浆儿荼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用微量血糖仪测定血糖的变化.结果气腹时血浆肾上腺素浓度、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和血糖A组均明显增加(P<0.05),B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可有效抑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小潮气量(tidal volume,VT)联合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4例ASA I或II级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机械通气模式为间歇正压通气(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加5cm H2O PEEP,VT=6ml/kg,f=16次/min;B组:机械通气模式为IPPV,VT=9ml/kg,f=12次/min。观察术前(T1)、麻醉插管后30min(T2)、拔管后15min(T3)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及术中的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结果:T3时,A组PaO2明显高于B组(P<0.05),A组A-aDO2明显低于B组(P<0.05)。其他各时点A、B两组PaO2、PaCO2、PETCO2、A-aDO2、MAP、CVP、Ppeak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小VT联合低水平PEEP通气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减少肺部并发症,有利于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是老年患者腹腔镜上腹部手术全麻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探索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行直肠癌根治术病人4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成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每组24例。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5 min(T2)、二氧化碳气腹后10 min(T3)、放气后5 min(T4)取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浆皮质醇(Cor)含量。结果Ⅱ组在T3时MAP、HR、Glu和Cor均明显高于Ⅰ组(t=2.97~3.21,P〈0.05),Ⅰ组和Ⅱ组在T3时的PETCO2均高于T1和T2(F=19.08~20.06,q=3.90~4.20,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相比可有效抑制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使生命体征更平稳,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时段应用地佐辛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72例ASA分级Ⅰ~Ⅱ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36),A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注地佐辛10 mg,B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注地佐辛10 mg,分别于术后2 h、4 h、8 h、12 h、24 h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同时点B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术前镇痛可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且不增加术后副作用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近年来阻塞性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麻醉处理2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例.年龄34~50(平均42)岁。体重60~90kg,均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本组除1例采用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外.余19例均采用镇痛遗忘慢诱导的插管方法。常规使用术前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声门局部表面麻醉.准备鼻腔.用1%的麻黄素滴鼻.1%的丁卡因喷洒鼻腔.此时给患者半量的神经安定镇痛合剂,待患者有睡意后用1%的丁卡因行环甲膜穿刺.3~4min后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术后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与芬太尼、氟哌利多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气的影响。方法:随机将52例65岁以上ASAⅠ或Ⅱ级择期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PCEA选用0.238%甲磺酸罗哌卡因加0.0002%芬太尼硬膜外镇痛,PCIA组选用0.001%芬太尼加0.005%氟哌利多静脉镇痛。观察镇痛效果、镇静程度、舒适评分、不良反应,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12、24h在患者不吸氧或停吸氧0.5h的情况下抽取动脉血,监测pH、PaCO2,并计算动脉血与呼气末CO2梯度(Pa-PETC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均较低,PCIA组高于PCEA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PCIA组Ramesay法(RSS)镇静评分显著高于PCEA(P〈0.05)布氏评分法(BCS),舒适评分明显低于PCEA组(P〈0.05),恶心、呕吐、皮肤搔痒等的发生率显著高于PCEA组(P〈0.05),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总体满意度,优秀者PCEA组明显多于PCIA组(P〈0.05);术后较术前pH降低,PaCO2、PETCO2、Pa-PETCO2升高(P〈0.05),术后各时点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后的老年患者,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均安全可行,镇痛效果满意,术后PaCO2、PETCO2、上升,pH下降,但不呈进行性的变化。综合总体镇痛质量,PCEA组优于PCIA组,但PCEA组镇痛需加强硬膜外导管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选择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8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各24例。持续监测MAP、HR、SpO2和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5min(T2)、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达12mmHg)后10min(T3)、放气后5min(T4)抽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浆皮质醇(Cor)。结果:Ⅱ组在T3时MAP、HR、Glu和Cor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Ⅰ组和Ⅱ组T3时PETCO2均高于T1和T2时(P〈0.05)。结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可更有效抑制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应激反应,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复合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40例ASA分级I或Ⅱ级的L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0例,复合组采用CSEA复合喉罩通气,全麻组采用静脉复合插管全麻。记录两组患者MAP、HR、PETCO2、镇痛情况、血糖、麻醉费用等相关指标。结果:全麻组术中血糖高于复合组(P〈0.05);复合麻醉组镇痛满意度更高,麻醉费用更低。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CSEA复合喉罩可更好地抑制IA术中患者的应激反应,全麻药物用量减少,术后镇痛效果好,费用低,是基层医院LA术中麻醉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期父母陪护对病儿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1~4岁择期下腹部手术的病儿,随机分为无父母陪护进麻醉诱导室组(对照组)和有父母陪护进麻醉诱导室组(研究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诱导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病儿接受率,镇静程度以及血清皮质醇(Cs)、血糖(BS)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诱导前后MAP、HR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研究组病儿接受率、镇静程度以及血清Cs、BS浓度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0.531,uc=4.62,t=6.336~39.183,P<0.01)。结论父母陪护可使麻醉诱导平稳,减轻病儿焦虑程度,减少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