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国急性冠脉征接受介入治疗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于全国20个中心的1854例在2007年2月1日以前接受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病史采集、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检测。结果在1793例资料完整的患者中,白蛋白尿的患病率为10.6%,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10.0%,血尿或非感染性白细胞尿的患病率为7.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22.8%,知晓率为11.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性别、既往慢性肾脏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贫血、高尿酸血症、尿蛋白阳性以及年龄每增加10岁均是肾小球滤过率(eGFR)低于60ml.min-1.1.73m-2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肾脏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患病率高,但临床中自我知晓率明显偏低,对所有因急性冠脉综合征而住院的患者尤其那些合并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进行eGFR估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富马酸伊布利特(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心律失常所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及特点.方法 118例房扑、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富马酸伊布利特组(A组)和普罗帕酮组(B组),每组59例.A、B组分别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1 mg、普罗帕酮70 mg,于10 min内静脉泵入.观察2组转复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转复率及转复时间,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B 2组分别有7例(11.86%)、19例(32.20%)发生不良反应(P<0.05),A组有6例发生于用药后1 h以内,1例发生于用药后1~24 h.结论 富马酸伊布利特转复房扑、房颤的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北京社区人群中心动脉收缩压(cSBP)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队列中参加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调研,问卷资料完整,完成中心动脉压测量,并且彩色眼底照图片清晰可读的755人作为研究对象。由眼科医生对彩色眼底照图片进行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Scheie分级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BP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 研究对象年龄为(62.3±7.3)岁,女性占61.1%(461人),合并高血压比例为54.7%(413人),cSBP值为(118.6±15.6)mm Hg。视网膜动脉硬化0~1级、2级和3~4级所占比例分别为55.2%(417人)、38.3%(289人)和6.5%(49人)。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BP与视网膜动脉硬化分级呈正相关;调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状况、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组、降压药、降脂药、降糖药、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心血管病史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SBP每升高10 mm Hg,视网膜动脉硬化3~4级(较0~1...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德国BICOM(百康2000型)生物共振系统,对皮肤科132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探讨其在皮肤科过敏性疾病中的运用。方法生物共振系统检测过敏原后,将过敏原生物波逆转、放大后输回人体进行脱敏治疗,同时局部给予储存了正常生理和逆转病理共振信息的纯净水冷湿敷。结果百康生物共振系统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总有效率为88.6%,其中痊愈率为71.2%。结论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方面,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治疗系统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16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90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性63例,年龄(67±9)岁。患者均于检查前后两周时间内进行了传统冠状动脉造影术。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初步分析引起检查结果偏差的原因。结果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共评价了冠状动脉直径>1.5mm的节段1267个,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相比,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中度以上狭窄(>50%)的灵敏度为75.43%,特异度为95.88%,阳性预测值为74.58%,阴性预测值为96.01%,准确度为93.05%。结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可较为准确地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筛查手段,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1岁。2009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极度乏力、淡漠,无恶心、呕吐,体重明显下降,否认发热。2周前外院体检,白细胞11.47×10~9/L,中性粒细胞81.3%,血红蛋白90 g/L;尿红细胞满视野,可见颗粒管型。建议患者血液科及肾内科就诊,患者未行诊治。2009年11月27日患者送我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显示,心房扑动,2:1~3:1传导,心率1 24/min,肌钙蛋白10.07 μg/L,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20余年,3年前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可危及生命的皮肤黏膜反应。药物是其主要的致病原因,药物基因组学揭示HLA基因与芳香族类抗癫痫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引起SJS/TEN具有密切联系,细胞色素P450变异可致药物代谢缓慢并增加SJS/TEN风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导致包括SJS/TEN在内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因素与SJS/TEN的发展有关。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性恶性肿瘤等其他因素也是SJS/TEN的潜在危险因素。本文就TEN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以CBMdisc及CMCI为检索工具,探讨北京市近5年的妊娠糖尿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揭示一些医疗机构的治疗水平、相关的核心作者、研究焦点等,得出一些启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糖尿病护理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 0.05)。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健康知识认知水平,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比较北京社区人群中外周动脉收缩压(SBP)和脉压(PP)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2012年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建立的社区动脉粥样硬化研究队列,平均随访2.3年。纳入标准为:资料完整、基线无颈动脉斑块,完成2014年随访。最终共纳入748例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基线SBP和PP与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1.5±4.9)岁,其中男性213例(28.48%),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人群的比例分别为34.7%(264例)、15.4%(117例)和67.2%(511例)。随访2.3年后,新发颈动脉斑块人群比例为30.9%(235例)。调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吸烟、饮酒、糖尿病、脂代谢紊乱、降压治疗、降糖治疗和降脂治疗后,SBP和PP每升高10 mm Hg,新发颈动脉斑块风险分别增加14%和27%(均P0.05)。而当SBP和PP同时纳入回归方程中时,仅PP与颈动脉斑块风险显著相关(PP每升高10 mm Hg,OR=1.27,95%CI 1.00~1.62;SBP每升高10 mm Hg,OR=0.99,95%CI 0.83~1.19)。三分位数分组分析显示,与第一分位组相比,PP第三分位组颈动脉斑块风险显著增加。结论北京社区人群中SBP和PP均可以预测新发颈动脉斑块风险,而PP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预测价值优于SB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