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49岁,咳嗽、气短1个月,加重1周人院。患者滑石粉接触史12年,在滑石粉制造车间工作.粉尘浓度较高,否认石棉接触史。X线检查:双侧胸壁胸膜不规则增厚,两下肺纹理增多,紊乱,呈细网格状改变。CT检查:双侧胸膜广泛胸膜斑,双下肺分布较多.右肺中叶斑片状高密度影(见图),双膈面胸膜未见胸膜斑,双下肺轻度间质纤维化,结合病史,考虑:尘肺。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非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药物两种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2月-2009午9月于我院住院的非心肌梗死冠心痛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105例。根据患者意愿是否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将患者分为介入治疗组(PCI组)51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MT组)54例,临床观察6~18个月内稳定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内血运重建,心源性死亡)发生情况。结果PCI组和MT组共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4例,PCI组发生1例为心脏性死亡,MT组发生3例为再次血运重建术。两组患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1.4%和37.0%,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分别为19.6%和29.6%。以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患者行PCI与MT治疗相比发生心绞痛及心血管不良事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50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分A组(6h之内)27例和B组(6h~12h)2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梗死相关血管情况、冠脉病变范围及支架植入情况,并随访梗死后3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再灌注治疗后中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入院至IRA开通时间、抗凝用药、溶栓治疗、梗死前24h心绞痛、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CI前室性心律失常、PCI前心肌肌钙蛋白T(cTnT)升高及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发生率、冠脉病变范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采用雷帕酶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无统计学意义,支架植入后取得满意的血管再灌注。③本研究中不同IRA开通时间组间除B组有1例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外,两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其他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及时有效的血管再灌注治疗极大地降低了AMI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中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胸部结节病影像表现误诊原因,了解胸部结节病的不典型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初诊时胸部影像误诊经病理及临床治疗确诊的结节病患者。结果误诊为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血行播散性肺转移、肺癌肺内转移、淋巴瘤、肺结核者各2例,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肺部表现、癌性淋巴管炎、肺炎者各1例。结论胸部结节病的不典型影像表现容易误诊,确诊需结合临床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后的影响,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有效血管再灌注治疗的价值。方法:144例初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冠状动脉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分A组(3 h内)32例,B组(3~6 h)65例和C组(6~12 h)47例。对比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梗死相关血管情况、冠脉病变范围及支架植入情况,并随访梗死后2~5年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再灌注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①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患者比例、饮酒患者比例、入院至IRA开通时间、抗凝用药、溶栓治疗、PCI前外周血WBC升高、梗死前24 h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PCI前室性心律失常、PCI前cTnT升高及出院时LVEF 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脉)发生率、冠脉病变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采用雷帕酶素药物涂层支架,植入支架的直径和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均取得满意的血管再灌注。③本研究中不同IRA开通时间组间除B和C组各有1例患者再次血运重建外,3组在随访期内均无其他主要心脏事件发生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血管再灌注治疗极大地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改善其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诊断肾结核的临床效果,并对引起CT误诊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肾结核的32例患者分别行B超及CT检查,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Ⅰ型肾结核 7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 5例.CT诊断中Ⅰ型肾结核7例,Ⅱ型肾结核 6例,Ⅲ型肾结核 6例,Ⅳ型肾结核 6例,Ⅴ型7例,符合率为93.75%(30例).B超诊断证实Ⅰ型肾结核6例,Ⅱ型肾结核 8例,Ⅲ型肾结核 7例,Ⅳ型肾结核 7例,Ⅴ型 4例,符合率为81.25%(26例).与B超诊断相比,CT诊断符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中有2例(6.25%)患者出现误诊,1例将其诊断为肾囊肿,1例为假性动脉瘤合并脓肿误诊为结核.结论 对肾结核患者应用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结核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我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自1993~2004年住院行射频消融根治术的291例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性、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291例快速心律失常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93例;隐匿性旁道178例,其中左侧旁道91例,右侧旁道87例;显性预激(WPW)18例,其中A型预激10例,B型预激8例;合并房扑2例,合并室速1例,多旁道者13例,经射频消融均获成功。3个月内复发者2例,出现一过性2∶1房室传导阻滞1例,致右侧气胸1例。复发者经再次消融成功。结论: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成功率高,且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C反应蛋白与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空气贮留、肺结核与肺功能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53例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结核患者,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进行评分。全部患者作了肺功能检查。结果肺结核和空气贮留分别在234/318和176/318个肺叶中见到,两者平均积分高度相关(r=0.74,P〈0.01)。空气贮留积分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第1秒最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r=-0.40,P〈0.05)、2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率(FEF25%)(r=-0.50,P〈0.05)相关,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r=-0.47,P〈0.01)、用力肺活量(FVC)(r=-0.45,P〈0.01)、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率(FEF50%)(r=-0.76,P〈0.01)、残气量(RV)(r=0.78,P〈0.01)高度相关。结论在肺结核患者中空气贮留与小气道功能指数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原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青年心肌酶及肌红蛋白活性变化。方法 对世居西藏阿里地区 (海拔 430 0m)的 2 0名藏族士兵和移居该地区的 2 0名汉族士兵检测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乳酸脱氢酶 (LDH)、α 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肌酸激酶 (CK)及其MB型同功酶 (CK MB)、血乳酸 (BLA)、肌红蛋白 (Mb)。结果 高原移居汉族较世居藏族AST、LDH ,α HBDH ,CK MB ,BLA及Mb增高非常显著 (P <0 .0 1) ,CK增高显著 (P <0 .0 5 )。结论 高原世居藏族心肌酶活性 ,乳酸性氧债及非乳酸性氧债均低于移居汉族 ,这可能与他们取得了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