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近年来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也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对人乳头瘤状病毒相关性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流行病学、致癌机制、诊断方法、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高晓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2):1412-1413
胃类癌很少见,约占消化道类癌的5%,为低度恶性肿瘤。类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能产生多种肽类和生物胺。本文复习5例胃类癌,探讨胃典型类癌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提高胃类癌的诊断水平。对临床的治疗和预防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利培酮对正常大鼠认知功能相关行为、大脑前额叶皮质(PFC)和海马齿状回(DG)区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利培酮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氨磺必利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及溶媒对照组,每组8只。连续腹腔注射给药45 d后,观察大鼠社交行为,检测大鼠对新物体的优先识别指数,测定PFC和DG区ACh E活性。结果:高剂量利培酮组或高剂量氨磺必利组社交接触时间减少(P=0.003,P=0.018);低或高剂量利培酮组(P=0.006,P=0.002)和高剂量氨磺必利组(P=0.001)优先识别指数降低;在PFC区低或高剂量利培酮组(P=0.006,P=0.023)和高剂量氨磺必利组(P=0.025)ACh E活性增高,在DG区低或高剂量利培酮组(P均0.001)ACh E活性增高。结论:长期腹腔注射利培酮或氨磺必利可能对大鼠认知功能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焦虑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焦虑组(n=45)和非焦虑组(n=35),同时将焦虑组分为轻度焦虑组(n=21)、中度焦虑组(n=13)、重度...  相似文献   
6.
高晓磊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1305-1306
目的:探讨老年人继发性气胸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方法:老年人自发性气胸32例和青年人自发性气胸18例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气胸多继发于肺部基础疾病,呼吸困难明显,胸痛相对较轻,肺压缩程度明显低于青年人自发性气胸。结论:老年人自发性气胸大多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重、体征不典型,易误诊。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腺腺肌上皮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光镜及免疫组化染色对5例乳腺腺肌上皮瘤进行临床病理诊断、分型、治疗及预后分析, 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均发生于女性,均为良性肿瘤,年龄29~37岁,平均33.2岁.1例为实体型,1例为腺管型,3例为小叶型.镜下见肿瘤由增生的腺上皮和肌上皮两种成分构成, 前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内层, 后者构成管状结构的外层以及实性区域.前者表达CK、EMA、MUC-1, 后者表达SMA、S-100、p63、Calponin.随访5例6~12年肿瘤均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乳腺AME是一种罕见而独特的病变, 多数属于良性肿瘤, 预后通常较好, 手术仍是最好的治疗手段,其诸多方面的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丘脑室旁核(PVN)内的Ⅰ组促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I)在压力感受性反射中枢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①在清醒自由活动大鼠中,用脑部微量透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时的PVN区谷氨酸含量的变化;②用mGluRⅠ的阻断剂MCPG或激动剂ACPD直接灌流PVN区,同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并观察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①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时,PVN内的谷氨酸含量迅速升高到基础水平的(384.82±91.77)%(P<0.01).②PVN区灌流mGluR Ⅰ阻断剂MCPG(2.5 mmol/L),同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其血压升值明显减小(P<0.01),心率降值明显增大(P<0.05),导致压力感受性反射的敏感性(△HR/△MAP)明显增大(P<0.05).③PVN区灌流mGluRⅠ激动剂ACPD(1 mmol/L)同时诱发压力感受性反射,其血压升值明显增加(P<0.001),心率降值明显减小(P<0.001),导致压力感受性敏感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 PVN内的mGluRⅠ在压力感受性反射的中枢调节中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患者HCV RNA载量与抗HCV及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门诊,住院,体检中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病人,男150人,女229人,年龄32-87岁,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病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8项指标,按HCV RNA病毒载量数分HCV RNA阴性组,HCV RNA低中水平组,HCV RNA高水平组.结果 三组年龄分布比例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但低中水平女性比例比男性略高;三组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完全相同(P <0.05或P<0.01),其中HCV RNA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血清ALT、AST、GGT、ALP、TBIL与阴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或P<0.01);TP、ALB、DBIL三组间比较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结果呈下降趋势,低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ALT、AST、TBIL也有明显差异(P<0.05),病毒载量越高ALT、AST的结果越高,经干扰素治疗后随载量的下降肝功能酶类指标也随之下降.结论 不论病毒载量的高低只要HCV RNA持续阳性,都可导致肝细胞的损害和肝功能的异常,临床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PCR实时荧光探针技术方法先进,技术成熟,结果稳定,能早期诊断HCV感染者,有助于临床早期抗病毒治疗,防止HCV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癌症术后患者在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可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现象,近来被人们定义为肿瘤的休眠。尽管有很多文献已报道相关内容,但肿瘤休眠及微小残留病的生物学和发病机制仍然不清。目前,肿瘤休眠的机制大致包括3种:血管生成性休眠、免疫性休眠及肿瘤细胞的休眠。本文主要讨论调控肿瘤休眠的潜在机制,重点探讨播散肿瘤细胞(DTC)及其与周围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此外,对残留肿瘤细胞的再激活机制进行了阐述,如头颈部肿瘤模型中淋巴结内的肿瘤细胞的再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