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伴有腺瘤)的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分析凝胶图片选择两两间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质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结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066、2986和3289,其中两两间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种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从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相关。【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及正常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戈尔片状补片与巴德疝环充填补片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2008年12月的患有双侧腹股沟疝(直疝或斜疝)的患者63人(126例),抽签决定一侧行Lichtenstein疝修补术(戈尔片状补片,A组),15~30天后对侧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巴德疝环充填补片,B组),比较术中、术后的相关项目,对患者进行5~36个月(中位数为26个月)的追踪随访研究。结果对于初发疝,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早期并发症、复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别(P〉0.05);对于复发疝,A组修补时间较短(P〈O.05);43例患者感觉运用戈尔片状补片修补一侧较为舒适(P〈0.05)。结论戈尔片状补片与巴德疝环充填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相同。但巴德疝环充填补片可减少复发疝修补时间,而用戈尔片状补片修补后,术区较为舒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结肠腺癌与结肠腺瘤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腺癌组织和8例结肠腺瘤组织进行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选择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结肠腺癌和结肠腺瘤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肠腺癌和腺瘤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289和2986,其中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个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结论 蛋白质组学可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水平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 年,本院收治的脾脏占位性病变 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脾脏占位性病变中,62例为良性,其中脾血管瘤21例,脾囊肿14例,脾结核11例,脾淋巴管瘤 9例,脾脂肪瘤4例,脾间质瘤2例,脾错构瘤1例;36例为恶性,其中有脾转移癌 24例,脾淋巴瘤 12例.[结论]B超或CT是诊断脾脏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手段,不同性质的病变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以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5.
���������޲�������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958年Usher用Marlex补片修补腹股沟疝,是在传统有张力修补后再加用补片,虽然不能算是真正的无张力修补,但提出借助外物来加强腹股沟区腹壁,为无张力疝修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3岁.因"胃癌根治术后7年,体检发现腹腔肿物1个月余"于2006年11月1 日入院.患者7年前因诊断"贲门胃底癌"明确,于我院行"胸腹联合切口胃贲门癌根治、全胃切除术、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术中探查:肝胆胰脾未见占位病变,盆底未见转移结节,无腹水,肠系膜淋巴结无肿大,结肠、小肠未扪及肿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比较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癌相关的蛋白质,选择敏感的分子标志物。方法: 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的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结肠组织进行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选择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质进行MALDI-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 成功建立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289和3066,其中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种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从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相关。结论: 蛋白质组学能很好地显示结肠癌组织与正常结肠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本研究鉴定的18种差异蛋白质有可能为研究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提供新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用新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15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第2外显子上第12和13号密码子的突变情况,继而以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对直接测序的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经直接测序,确认1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有6例发生了KRAS基因突变(40%),突变患者的基因型为:GGT〉GAT型占2例,GGT〉GTT占2例,GGC〉GAC型占1例,GGC〉GAA占1例。通过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对以上15例标本进行进一步验证,证实所有患者的突变情况与直接测序方法的结果完全吻合。结论新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法在检测KRAS基因突变时比直接测序法具有耗时短,易操作的优点,并且检测成本低廉,适合在临床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同时性、异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治疗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4-2006年结直肠癌数据库中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486例患者发生肝转移,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91例,异时性肝转移295例,两组5年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3%vs.21.5%,P<0.01);全组患者中267例行手术切除,151例行射频消融治疗,68例保守治疗,三种治疗方法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2.1%,10.3%和0,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肝转移类型、术前CEA、原发瘤N分期、分化程度、肠梗阻、腹水、肿瘤直径、治疗策略等因素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肝转移类型、术前CEA、腹水、治疗策略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肝转移的不同类型是决定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根治性手术切除与射频消融、保守治疗相比更能改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结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组织之间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寻找结肠腺癌相关的蛋白质,筛选结肠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法]运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对8例结肠癌患者(伴有腺瘤)的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组织提取的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2-D),分析凝胶图片选择两两间差异表达超过2倍的蛋白质进行MALDI-TOF/TOF质谱分析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成功建立结肠正常粘膜、腺瘤、腺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在凝胶电泳图谱中平均蛋白质斑点数分别为3066 、2986和3289,其中两两间表达差异超过2倍的斑点共有31个,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共鉴定出18种蛋白质,包括keratin 8、S100A6、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等。从功能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与癌细胞的发生、增殖、分化、转移等相关。结论 比较蛋白质组学能较好地提示结肠腺癌与腺瘤及正常组织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而对相关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可能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