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研究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ERCC1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CC1蛋白的表达并予以FOLFOX4方案化疗,分析ERCC1 mRNA及蛋白表达与化疗客观反应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  进展期胃癌ERCC1 mRNA的表达与化疗疗效(ORR)、PFS呈负相关(P =0.038和0.032);ERCC1蛋白表达与FOLFOX4化疗疗效(ORR)无关(P = 0.089),与PFS呈负相关(P =0.039)。结论  高海拔地区,进展期胃癌ERCC1 mRNA与化疗疗效呈负相关,ERCC1蛋白表达与化疗疗效无关;ERCC1 mRNA及蛋白表达与PFS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该院病理科收集的50例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50例正常大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进行综合比较,分析Claudin‐1和VEGF‐C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χ2=32.270,P=0.000;χ2=41.209,P=0.000);癌旁组织的 Claudin‐1、VEGF‐C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χ2=7.294,P=0.007;χ2=5.741,P=0.017)。大肠癌组织Claudin‐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密切关系(P<0.05),大肠癌组织VEGF‐C的表达与浸润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具有密切关系(P<0.05)。大肠癌Claudin‐1、VEGF‐C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χ2=10.953,P=0.001,r=0.468)。结论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大肠癌组织的Claudin‐1、VEGF‐C表达与临床分期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骆玉霜 《医学争鸣》2009,30(12):1083-1083
1 临床资料 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标准,全部病例均有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并有影像学证实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78(男54,女24)例,年龄36—81(中位58)岁.有客观观察指标,能评定疗效;Karnofsky评分〉50分,预计生存3mo以上,停用放化疗或其他治疗2mo以上,治疗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其中胃癌30例,食管癌11例,胰腺癌3例,肝癌12例,大肠癌2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治疗组采用化疗加康艾注射液(长白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0~60mL+GS或NS 500mL静脉滴注,1次/d,  相似文献   
4.
沈存芳  骆玉霜 《山东医药》2004,44(31):60-61
近年来,我们采用以顺铂为主联合方案治疗恶性肿瘤60例,并用恩丹西酮防治化疗后呕吐,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机体在受到外伤、感染时,由肝脏产生的血清C反应蛋白( C-reactive protein,CRP)浓度升高,并通过调节吞噬细胞清除病原菌及坏死组织,从而参与机体的体液免疫. 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常伴随复杂的炎症反应通路,血清CRP浓度会随着肿瘤的进展与转归而发生变化,CRP在恶性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早期诊断、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特点、预后、治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有望成为恶性肿瘤的临床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DNA切除修复基因ERCC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llcer,NSCLC)中的表达与非铂类及铂类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2月1日~2008年6月30日经病理组织学诊断的Ⅲb-Ⅳ期NSCLC患者1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30例患者肿瘤组织中错配切除修复蛋白(exci-sion repair coross complementl(ERCC1)表达水平,并将其分组治疗:A组:ERCC1阴性患者,选用第三代新药含铂类方案;B组:ERCC1阳性患者,选用第三代新药非铂类方案;C组:ERCC1阳性患者选用第三代新药含铂类方案.结果:在130例病理组织中ERCC1阳性率为47.8%(62/130),ERCC1鳞癌中为35.7%(25/70),在腺癌中表达为62.4%(25/40),在腺癌和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66,P=0.007.A组、B组和C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8.8%(40/68)、51.6%(16/31)及32.3%(10/31),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1,P=0.014.B、C组比较化疗疗效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84,P=1.123;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51,P=0.502.A组中住生存期为12.0个月,B组为11.0个月,C组为7.8个月,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809,P>0.051;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368,P<0.001;C、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51,P<0.001.结论:ERCC1阴性表达患者选用第三代新药加铂类两药方案有较好化疗疗效及可延长生存,ERCC1阳性表达患者选用第三代新药非铂类两药方案可提,高化疗疗效及生存;ERCC1表达可以作为晚期NSCLC含铂方案化疗敏感性预测的指标,根据分子预测指标对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西宁市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10多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与健康,2006年我国卫生部和科技部在全国范围的死亡原因调查表明乳腺癌的死亡率较过去30年上升96%.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患者的胃癌组织微小RNA(miRNA)差异表达,探讨高原地区外环境缺氧是否参与调控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等.方法 选择5对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海拔﹥3500 m者5例,海拔﹤2450 m者5例),对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进行miRNA芯片检测,分析差异miRNA,查询差异miRNA-靶基因,预测的靶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功能富集分析(GO分析)和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在5对不同海拔地区生活的藏族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找出16个差异表达的miRNA,在海拔﹥3500 m组均上调,仅有hsa-miR-1260b、hsa-miR-130b-3p、hsa-miR-3648、hsa-miR-4284预测到验证的靶基因,其中hsa-miR-1260b预测118个,hsa-miR-130b-3p预测151个.这些靶基因富集在细胞增殖、基因表达调控、转录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内信号传导等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上;pathway富集到癌症通路上.结论 在高原藏族胃癌患者的肿瘤生长、侵袭、转移及肿瘤耐药等过程中,hsa-miR-1260b、hsa-miR-130b-3p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0岁,“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半年”为主诉,2006年12月行胃镜检查示:胃体上段溃疡浸润型癌,侵及贲门,病检示:腺癌。上腹部CT示:胃癌,肝胃间淋巴结肿大,右肝转移。于2006年12月29日行“胃近端大部切除(D2)术,肝右叶不规则切除。”术后病理示:胃贲门小弯侧管状中-低分化腺癌,侵及深肌层达浆膜,上、下切端(+),小弯淋巴结癌转移(3/9);另送肝肿物:肝细胞肝癌,术中腹腔内予5-Fu,术后予艾恒+希罗达化疗6个周期。化疗后2个月即2007年7月,出现腰背部持续性疼痛,间歇性加重,体重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骆玉霜 《医学争鸣》2008,29(23):2147-2147
1 临床资料 入选对象标准:患者为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预计牛存期大于3 mo;无颅内压增高、肠梗塞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顽同性呕吐,化疗前24 h内无呕吐且未用过止吐药,能合作观察消化道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