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7例多菌型病人用RFP、B663和DDS规则治疗27个月疗效甚佳,副作用少,且有控制Ⅰ型反应的作用。停药后临床继续好转,细菌持续下降,病理改变逐渐消退,随访近5年,因非麻风死亡4例,另43例中已有38例达到治愈标准,无1例复发,表明MDT短程疗法可以治愈多菌型麻风,对限期基本消灭麻风有重要价值,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组,每组32例。常温组给予常规治疗,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伤后24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直肠温度控制在32.5℃-34.5℃,持续2-3d后复温。结果亚低温治疗组病死率、重残率均低于常温组,总有效28例(87.5%),死亡4例(12.5%),与常规治疗组进行对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研究结果证明此方法是一种有效、副作用少且便于实施的治疗方法,具有改善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比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使用和不使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的疗效,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以来24例急性脊髓损伤病例,其中分为使用及不使用GM-1,通过对比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诸方面来研究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结果 使用GM-1的患者在浅感觉、运动及小便功能等方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不使用 GM-1的患者.结论 GM-1对急性脊髓损伤的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全部患者均实施颅内压和脑温的监测,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进行分组:亚低温组和对照组。结果在对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后,患者的颅内压有所下降。伤后早期脑温要高于肛温,均比正常值要高,在患者接受亚低温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脑温和肛温水平均呈降低趋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二者的差距慢慢增大,经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的死亡率进行比较,亚低温组比对照组要低,经分析,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情况,亚低温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能够促进患者颅内压及脑温降低,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南部 ,国境线长74 0 .8公里 ,面积 70 93平方公里 ,多山 ,平原仅占 3.5 %。人口 19.5万 ,有汉、傣、哈尼、瑶、彝等 2 3个民族 ,5 32个自然村 ,此外 ,尚有麻风患者与其家属于 5 0年代自发开荒组成的 3个麻风寨。勐腊县皮防站建立于 1980年 ,2 0年来共发现 344例麻风患者 ,1983年开始在麻风寨实施FDMDT ,取得了初步成效[1 ] 。随后 ,在全县逐步开展了挨村挨户的宣传、发现和治疗工作。本文通过对勐仑、勐捧两乡的特别行动计划 ,考察勐腊县 2 0年来逐步实施FDMDT的防治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勐仑、勐捧两乡占全…  相似文献   
6.
勐腊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有边境线740.8公里,面积7093平方公里,人口185260,麻风流行的历史远久。1983年开始用 MDT 治疗110例(MB59,PB 51),1985年全面推广,至1995年底累计用MDT 的318例,未完成疗程死亡13例,治愈305例;治愈后死亡10例,疗程结束后转入监测的295例(MB 122,PB 173)。多菌型观察10年,少菌型  相似文献   
7.
勐腊县位于云南南部,有边疆线740.8公里,面积7093平方公里,人口178892。经过10年的联合化疗,共发现麻风305名,在家治疗,大多治愈或完成疗程,尚有现症患者15名,患病率降到0.068%。 1988~1992年5月底新发现51例,其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该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出血后24 h内进行手术,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出血后24 h外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对照组。按照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分为采取微创穿刺引流术的A组和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的B组。对比术后GCS昏迷指数。结果观察组的GCS昏迷指数为(14.57±1.32)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1.09±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术后GCS昏迷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出血后24 h内,手术方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II型麻风反应多发生于瘤型 (LL)和界线类偏瘤型 (BL)病人。多年来 ,国内外采用雷公藤和反应停 (酞咪呱啶酮 )联用治疗II型麻风反应疗效不太理想 ,我们对 36例II型麻风反应 ,用雷公藤煎剂和氯苯吩嗪(CFZ)联用治疗 7~ 30天。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在麻风病MDT进行中突然发生II型麻风反应 36例 ,均为家庭治疗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2 0~ 6 0岁 ,病期 4个月~ 2 5年 ,BL 2 7例 (75 % ) ,LL9例 (2 5 % ) ,多为结节性红斑 (ENL)反应 ,体温均 38℃以上 ,有肌痛、关节痛、神经痛34例 (94 .4 %…  相似文献   
10.
Ⅱ型麻风反应多发生于瘤型(LL)和界线类偏瘤型(BL)病人。多年来,国内外采用雷公藤和反应停(酞咪呱啶酮)联用治疗Ⅱ型麻风反应疗效不太理想,我们对36例Ⅱ型麻风反应,用雷公藤煎剂和氯苯吩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