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采用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观察承德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根管的形态,了解远舌根的发生率.方法:收集并分析承德地区160例患者(320颗下颌第一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统计不同性别和左、右侧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的发生率.结果:160例(320颗牙)患者中51例(87颗)存在远舌根,远舌根发生率为31.88%(27.19%);其中男性发生率为30.67%(23/75)、女性发生率为32.94%(28/85),左侧发生率为28.13%(45/160)、右侧发生率为26.25%(42/160),男女性、左右侧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承德地区人群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发生率较高;口腔颌面锥形束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牙根和牙根管,是目前无创检查根管形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管治疗术是临床上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由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及根管充填三步组成[1],常规根管治疗可分2~4次完成操作,一次性根管治疗是将以上步骤在一次治疗内完成。这种治疗方式的优点是减少患者复诊次数;防止治疗过程中再感染的发生。对于非感染根管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无明显异议,但对于感染根管的适用性,目前尚无定论。此种方式是否会加重或引发感染患牙术后疼痛及其它并发症,对愈合效果的影响,需要进一步证实。本实验通过认真设计,严格选择临床病例,规范治疗步骤,严密资料收集整理分析,比较一次性和多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客观评价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特点是操作实践性、独立性极强,要求医师具有较强的综合工作能力。而临床教学时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期,是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热情培养的启蒙期;提高临床教学的水平是培养合格口腔医师的关键。口腔内科临床教学包括实训课教学、临床前见习、临床实习3个阶段[1],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存在问题,结合近几年的带教经验,对3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策略进行探索,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连会 《河北医学》2007,13(9):1151-1151
根管口(canalorifice)是指髓室与根管的交界处,或髓室底与根管的移行部.根管口的定位是每一个根管正确定位的关键步骤.单根管牙的髓室和根管为连续的管状,很难从形态上辨认根管口;多根牙则有呈漏斗状的根管口,但要仔细地处理牙冠部髓室里的内容物后才能找到根管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