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黄斑裂孔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病变,属眼科之疑难症,主要指黄斑中心全层神经上皮缺失。孔周常伴有限局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一旦形成则极少自愈,一般会进一步扩大。有关黄斑裂孔自愈的临床报道较少.国内李永等报道了3例黄斑裂孔自愈的患者,其中1例为特发性裂孔,国外PrJvat等报道了510例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其中有14例患者的裂孔发生自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化瘀法调节兔RVO凝血因子及微循环的作用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采用新西兰兔39只(共78眼),其中正常对照组3只(6眼),余36只应用光化学方法建立RVO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止血组、活血组、止血+活血组,每组9只(18眼),分别予生理盐水、十灰散、血府逐瘀汤、十灰散合血府逐瘀汤干预,观察血清凝血因子ATⅢ、PLG及微血管舒缩因子TXB2/6-Keto-PGF1α变化情况。结果 1.止血组在3 d以内降低ATⅢ活性,有促凝血作用;3~14 d使ATⅢ、PLG升高,有抗凝作用;28 d PLG仍升高而ATⅢ趋向正常。3~14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28 d比值上调,血管趋于收缩。2.活血组1~14 d升高ATⅢ、PLG活性,以7 d内最显著,具有抗凝作用;28 d时下调ATⅢ、PLG,有促凝作用。3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7~28 d上调比值,血管趋于收缩。3.止血+活血组以升高ATⅢ、PLG为主,具有抗凝作用,在7 d时上调ATⅢ最明显,在28 d时上调PLG较明显。3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7~28 d上调比值,呈缩血管状态。结论凉血止血法以极早期(3天内)促凝及早中期的抗凝和舒张血管作用为主;活血通络法以早中期的抗凝和舒血管及中后期的促凝和收缩血管作用为主;两法合用者各期均以抗凝作用为主,其早期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中晚期有收缩血管作用。三组中药对凝血及微循环调节的作用强度及时间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宁夏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本文从就业率、就业岗位、职业规划方向、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毕业生待遇状况、毕业生培养质量等方面选择及分析,提出提升宁夏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实践及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祛风湿类中药提取物雷公藤甲素(TP)对兔眼外滤过术后切口部位成纤维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4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NS)组,丝裂霉素(MMC)组,0.2mg/mlTP组,0.4mg/mlTP组。每组12只,均行单眼造模。术中按不同组别局部浸润不同药物2min,生理盐水组中未造模眼(12眼)作为正常对照。于术后1d、6d、14d进行眼压测量及眼前节观察,并分别于术后6d及14d各组随机处死6只实验兔。制备眼球标本并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观察。结果兔眼外滤过术造模后1、6、14d均能有效维持眼压低水平(P〈0.05),其中术后6dTP两浓度组均优于MMC组及NS组(P〈0.05),术后14d高浓度TP组优于其它3组(P〈0.05),而低浓度TP组优于NS组(P〈0.05);两TP组于兔眼外滤过术后1、6、14d均能有效维持滤过泡形态和功能;并能于术后6、14d有效抑制切口部位成纤维细胞增殖,且优于NS组(P〈0.01)及MMC组(P〈0.05);而高浓度组优于低浓度组(P〈0.01);两TP组及MMC组均能有效降低兔眼滤过道成纤维细胞胞浆中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术后6d,各用药组滤过道成纤维细胞胞浆TGF—β1染色阳性颗粒少于NS组,呈棕黄色颞粒,而NS组呈深棕色颗粒;术后14d,各用药组阳性颗粒与NS组大体相近,均呈棕黄色颗粒,数量较6d组减少。结论雷公藤甲素对兔眼外滤过术切口部位瘢痕形成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