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9周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情况.结果银杏叶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1.4%,与对照组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NCV发生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NCV的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N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不仅能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可以作为DN治疗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9周后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变化情况。结果 银杏叶治疗组能够明显改善DN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1.4%,与对照组4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NCV发生明显改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NCV的改变不明显。治疗组治疗后NC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不仅能改善DN患者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可以作为DN治疗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疗效。方法将87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帕罗西汀和尼莫地平口服,对照组给予多虑平口服。观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HAMD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叭),且治疗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尼莫地平是治疗PSD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比较2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相比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回顾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梗死后3h内溶栓治疗的为3h组,梗死后6h内溶栓治疗的为6h组,大于6h不能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3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d、7d、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并进行比较,对比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出血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者N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55%、8.33%及3.8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越早,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通过降低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脉压差对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334名高龄高血压患者根据日常体检血压,以150/90 mmHg为切点分为降压达标组(217人)和降压未达标组(117人),比较2组间在24个月的观察期内脑血管意外等事件的发病率.结果 降压达标组和未达标组中发生脑血管事件的患者分别为...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分析睡眠障碍与急性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②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45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既往脑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发生脑卒中的类型及发生率的差异,筛查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③结果在452例患者中,198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睡眠过多者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失眠居多者以缺血性卒中为主。轻度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④结论睡眠障碍导致初发、轻度脑卒中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