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UCP2基因多态性在回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UCP2SNP与脑缺血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及回族脑缺血患者外周血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各样本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结果 UCP2基因-866G/A,Ala55Val及Ins/Del多态性在宁夏地区回族正常人群与脑缺血患者中分布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UCP2多态性与宁夏地区回族脑缺血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血管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治疗对预防脑供血动脉狭窄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和脑梗死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0例动脉粥样硬化致脑动脉狭窄首次引起TIA或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有无行血管内支架治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血管内支架和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在12个月内再次出现TIA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12个月内实验组和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分别为2.5%和25%,两组之间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内实验组和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5%和10%,两组之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12个月内对预防脑梗死的复发临床疗效可能好于单纯药物治疗;血管内支架治疗12个月内对预防TIA的复发临床疗效与单纯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苯噻啶和阿司匹林对偏头痛的防治疗效,将偏头痛病人12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4例,给予苯噻啶0.5mg,po,tid;对照组64例,头痛发作期间给予阿司匹林0.3g,po,tid。两组均以3月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7%)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复发率(36%)与对照组复发率(94%)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显示苯噻啶对控制偏头痛发作频率及总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明显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保护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0年6月1 328例脑保护下行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1328例患者均顺利将脑保护装置于颈动脉人颅处,患者治疗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8.2±6.7)%,治疗后为(19.2±11.1)%,治疗后颈动脉狭窄明显减轻(P<0.01).其中768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年随访,无1例死亡、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 脑保护下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口服氨茶碱,观察组口服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8%,观察组为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总心搏数和平均心率治疗后明显增高(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仙升脉口服液联合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一种弥漫性、进展性和全身性疾病。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其他闭塞性血管性疾病的基础,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杜彦辉  付建敏  衣香明  马斌武  张涛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12):819-821,F000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血清ACE活性与中青年缺血性恼卒中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中青年患者55例,老年患者41例)和58例中青年健康对照者的ACE基因I/D多态性进行研究,用酶法测定血清ACE活性。结果ACE基因DD基因型频率在三组人群中差异无显著性。ACE基因DD、DI和Ⅱ三种基因型的血清ACE活性差异有显著性,DD基因型血清ACE活性最高。结论ACE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中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血清ACE活性与ACE基因型有关,DD型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慢性炎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并脑内脱髓鞘病变临床鲜有报道。本文对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CIDP合并脑内脱髓鞘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报道。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6岁,主因"四肢麻木、无力半  相似文献   
9.
10.
支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疗效、并发症.方法 对10例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TAS),术后即刻造影评价并随访1-21个月.结果 (1)10例患者的10支血管,均成功完成支架植入,即刻造影显示支架位置良好,支架植入技术成功率100%.即刻造影显示支架置人后6支血管无残余狭窄,4支血管残余狭窄10%-20%,10支血管平均残余狭窄<10%.(2)10例患者中1例发生了缺血性卒中和血压下降;1例发生了心率减慢、血压下降;1例发生了穿刺部位血肿.(3)10例患者术后随访1-21个月,均未出现与所治疗血管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颈部血管超声和TCD未发现治疗血管再狭窄.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新方法,其安全、有效,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