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前纵隔淋巴瘤22例和胸腺癌28例,经能谱CT进行平扫和增强检查,应用能谱分析软件测量不同单能量下的CT值及病变部位的碘含量、水含量变化,比较前纵隔淋巴瘤和胸腺癌的差异。结果 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40~80 keV单能量CT值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37,P=0.042,P=0.034,P=0.002;P=0.016,P=0.013,P=0.018,P=0.024,P=0.012);胸腺癌在90~110 keV单能量CT值与前纵隔淋巴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胸腺癌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低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P=0.037);碘浓度高于前纵隔淋巴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00)。结论 前纵隔淋巴瘤与胸腺癌在能谱CT检查40~80 keV单能量CT值及动脉期和静脉期水浓度、碘浓度上的差异显著,并可以此区分两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 cation,CISS)构成特点及危险因素分布、各亚型临床短期预后.方法 挑选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1-12月神经内科住院的24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CISS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心源性卒中(CS)、穿支动脉疾病(PAD)、其他病因(OE)、病因不明确(UE)]进行病因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后在CISS分型之间的差异性以得出其临床预后性.结果 患病比例男性[148例(61.67%)]高于女性[92例(38.33%)],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ISS各型之间的LAA组和U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好发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可控风险因素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吸烟和饮酒危险因素作用也明显增加(P<0.05);LAA、PAD及UE组的高血压病和脂代谢紊乱危险因素比明显高于CS组(P<0.05);LAA、CS及UE组的糖尿病危险因素比都低于PAD组(P<0.05);CS组的心脏病危险因素比显著高于LAA、PAD、OE组(P<0.05);PAD、CS及UE组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险比明显低于LAA组(P<0.05).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分型之间各危险因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SS各亚型之间治疗前后疗效评估比较,PAD组治疗总有效率最高(86.84%),CS组最低(45.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SS分型中LAA型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CS型主要危险因素是心脏病;PAD型危险因素是糖尿病;作用OE型和UE型的危险因素不明确.CISS分型中PAD型患者治疗效果好,CS型治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4.
张玉敏  孙继兴  周琪  顾全  李艳琴  马拓  霍丽静 《安徽医药》2018,22(12):2423-2426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疗效及预后差异,更加有效指导TOAST分型中各型脑梗死行静脉溶栓治疗方案的制定。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 2015年 12 月唐山市人民医院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经阿普替酶静脉溶栓治疗组(简称溶栓组)(n=76)与未溶栓组(n=30),进一步将76例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TOAST分型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型患者35例(46.0%)、腔隙性卒中或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型患者21例(27.6%)、心源性脑栓塞(CE)型患者10例(13.2%)、其他罕见的原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SOE)+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型患者10例(13.2%),分别比较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溶栓组间治疗前、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及溶栓治疗前、治疗后90 d的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 结果 急性脑梗死溶栓组与未溶栓组两组治疗前NIHSS和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和90 d mRS与未溶栓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OAST分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NIHSS和mRS评分均有改善。治疗前SAO型NIHSS评分与CE型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14 d、30 d、90 d的NIHSS评分SAO型分别与LAA型、CE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AO型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 mRS评分与CE型m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减轻,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且SAO型比CE型、LAA型脑梗死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减轻,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小细胞肺癌(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能谱CT的表现差异。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证实的肺内未见确切原发灶的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25例(SCLC组)及纵隔结节病患者26例(结节病组)为研究对象,行能谱CT增强扫描,对比不同单能量水平下的CT值、碘含量、水含量、能谱曲线斜率等参数,比较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表现差异。结果 SCLC组动脉期40~80 keV段单能量CT值均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9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静脉期40~90 keV段单能量CT值显著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100~140 keV段单能量CT值与结节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C组动、静脉期碘浓度分别为(11.56±4.06)和(13.39±0.87)μg/cm 3,均明显大于结节病组的(4.43±3.85)(t=11.564,P=0.026)和(7.23±2.71)μg/cm 3(t=13.653,P=0.021);SCLC组动、静脉期水浓度分别为(1040.67±5.62)和(1035.23±8.57)mg/cm 3,与结节病组的(1028.87±6.94)(t=3.155,P=1.861)和(1021.53±4.68)mg/cm 3(t=3.265,P=1.687)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CLC组静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均明显高于结节病组(P均<0.05);两组间动脉期40~70 keV、70~100 keV、100~140 keV的斜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能谱扫描可在动脉期40~80 keV、静脉期40~90 keV单能量CT值,动、静脉期碘浓度及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上显示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和纵隔结节病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人民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432例AIS患者,其中发生相关性感染的66例为感染组,366例为未感染组,统计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组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对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432例AIS患者有66例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5.28%,其中肺部感染率最高为60.61%,分离出75株病原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使用糖皮质激素、预防性抗生素7个因素是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糖尿病、营养不良、COP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为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发生脑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有效预防,以控制和降低脑卒中相关性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膝关节镜下有限切开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西电集团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简单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