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长期镇静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该院收住的需要机械通气5 d以上、无确切疼痛的成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咪唑安定镇静为咪唑安定组,予咪唑安定0.06 mg/kg,注药时间60 s;维持剂量为0.1 mg/(kg·h)持续泵入;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为右美托咪定组,予盐酸右美托咪定1 μg/kg静脉泵注10 min.维持剂量为0.2 μg/(kg·h)持续泵入.比较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停药苏醒时间显著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右美托咪定组苏醒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低于咪唑安定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机械通气患者中长期镇静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硬化肝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功建立肝硬化肝癌大鼠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肠内营养组(EN组)、肠内肠外混合营养组(PN EN组,PN和EN供能各50%)、常规经口饮食组(RO组),应用Higgins法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给予上述不同营养方式1W,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14天: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IL-2、IL-6、INF-γ、TNF-α;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的CD3、CD4、CD8、CD4/CD8、NK;单纯琼脂扩散法检测血浆IgA、IgM、IgG。结果PN组营养对大鼠术前、术后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EN组营养增强大鼠术后免疫功能(P<0.05);PN EN组营养同样能增强大鼠术后免疫功能(P<0.05)),但效果差于EN组(P<0.05)。结论EN营养可明显增强大鼠术后免疫功能,PN EN营养次之,PN无明显免疫增强功能。  相似文献   
3.
胰腺组织的移植,包括胰腺器官(胰腺)和胰岛细胞(胰岛)移植,已经被公认为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一个临床选择。成功的胰腺或胰岛移植相对于传统的外源性胰岛素注射疗法来说,可以达到一个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血糖控制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而且还不会出现胰岛素疗法经常出现的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两种类型胰腺组织的移植,都可以有效的降低严重低血糖的事件发生。而且胰腺移植已经被证实可以长时间使血糖保持一种持续正常稳定的状态。对于接受胰腺移植的糖尿病患者,其优点是血糖可以很好的得到控制;但同时也。面临着出现手术以及移植后并发症的风险。与胰腺移植相比,成人胰岛细胞移植更加安全,手术简捷,并发症极少,并可多次重复进行;其更加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创伤性更小。而且。通过移植前的特殊培养.未来有望实现脱离免疫抑制剂的胰岛移植。不足之一是胰岛移植往往不能使血糖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这一点对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往往又是必须的。另外,胰岛移植又使接受移植的患者不得不承受免疫抑制治疗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尽管新近的发展已使胰岛移植后脱离胰岛素治疗的比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如何使移植物保持更长时间的活力和功能以更好的控制血糖,今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我们去做。本文将就近些年胰岛移植的一些相关内容做一简要综述,以期能给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胃肠道给予制霉菌素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ICU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症患者1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经胃管内每次注入制霉菌素1000kU,每日3次;对照组(61例)给予促进胃肠动力药物作为安慰剂,每日3次。入组后当天、第3天、第6天、第9天留取各部位标本,观察分离菌株情况,并计算校正定植指数(CCI),并统计念珠菌血症发生率、28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118例患者共分离出860株菌株,以白念珠菌居多,占56.9%(489/860),最常见的定植部位为口咽部,占35.9%(309/860)。研究组入组后第6,9天CC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O.184±0.09比0.40±0.16和0.10±0.02比0.45±0.13),研究组28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5%(10/57)比34.4%(21/61)],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9.45±3.36)d比(11.78±6.2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念珠菌血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肠道给予制霉菌素能明显减少ICU需行机械通气患者白念珠菌定植的发生,缩短患者近期病死率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姜黄素抑制肝纤维化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复制大鼠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以高、中、低剂量姜黄素处理,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三型前胶原(PCⅢ)和四型胶原(Ⅵ.C)水平,检测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mRNA表达.结果:CCl4成功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姜黄素治疗能够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姜黄素可以抑制CCl4诱导的MMP-2和TIMP-2mRNA表达,并能恢复MMP-2/TIMP-2的动态平衡.结论:姜黄素可以通过减少MMP-2及其抑制因子表达抑制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miR-27a对胃癌细胞AGS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能否靶向调控盐诱导激酶1(salt induce kinase 1,SIK1)和F框/WD_40域蛋白7(F-box and WD_40 repeat domain protein 7,FBXW7)。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与邻近正常胃组织之间miR-27a表达水平的差异;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miR-27a mimics和miR-27a NC转入AGS细胞中,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miR-27a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生物信息学预测miR-27a的靶基因,通过蛋白印迹实验验证miR-27a对SIK1的调控作用;通过双荧光酶素报告基因、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实验验证miR-27a对FBXW7的调控作用。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胃癌组织与邻近正常胃组织之间FBXW7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FBXW7 mRN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miR-27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邻近正常胃组织。Real-time PCR表明miR-27a在模拟物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高,细胞功能实验表明过表达miR-27a能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与侵袭能力;TargetScan预测SIK1为miR-27a的潜在靶基因,蛋白印迹实验表明SIK1不能被 miR-27a靶向负性调控。TargetScan预测FBXW7为miR-27a的潜在靶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miR-27a可抑制FBXW7 3' UTR双荧光素酶活性,突变其结合位点后抑制作用消失。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实验表明过表达miR-27a后FBXW7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TCGA数据库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FBXW7 mRNA的表达较邻近正常胃组织明显下降,FBXW7 mRNA表达低的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更低。结论:过表达miR-27a能增强胃癌细胞AGS的增殖与侵袭能力,可能是通过负性调控FBXW7发挥的促瘤作用。在胃癌细胞AGS中,SIK1不能被miR-27a负性调控,可能被FBXW7靶向介导泛素化降解。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资料。结果:术前营养明显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减轻了手术的风险,术后肠外营养结合肠内营养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肝脏的再生,未出现严重的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与细致的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TEN、VEGF和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PTEN、VEGF和MMP2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PTEN高表达率43.8%,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VEGF、MMP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O%和51.3%,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期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PTEN与VEGF和MMP2表达显著负相关,与病人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PTEN高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VEGF和MMP2阳性表达者术后累计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结论:PTEN通过调控胃癌组织VEGF和MMP2表达,抑制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的肠内营养方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1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0 d后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症感染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重症感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53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26例,血糖控制目标为10.0~11.1mmol/L;胰岛素强化治疗组27例,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mmol/L,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淋巴细胞亚群、降钙素原水平情况。结果:强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相比,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淋巴细胞亚群、降钙素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及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淋巴细胞亚群情况对评估机体免疫功能、判断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