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44V6和MMP-9在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4例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V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8%(24/43)和14.4%(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764,P<0.05);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7.4%(29/43)和21.4%(3/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309,P<0.01);且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高而增强。结论CD44V6和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文献报道我国各地胆囊结石患病率为1.7%~9.0%,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克拉玛依地区是一个新兴的石油工业地区,人口相对固定,流动人口少,胆囊结石亦是本地区普外科常见病、高发病.为探讨环境因素与胆囊结石患病率的关系,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5月对克拉玛依地区26万余人采用PPS抽样,对油区、市区及农区进行胆囊结石的筛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三种微创技术联合治疗。结果33例患者行输尿管镜或联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和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90.9%(30/33)。11例患者行 MPCNL 或联合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URL)和 RLU 治疗后,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24例行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LU),术中取尽结石率为100%。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微创治疗,应根据临床情况制定多种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马伟国  金素慧 《中国病案》2015,(2):34-35,59
目的分析输尿管结石采用临床路径模式与非临床路径模式治疗的相关指标。方法收集2013年9月电子病历实施后至2014年8月收治输尿管结石98例。临床路径模式治疗45例,非临床路径治疗53例。从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占比、抗生素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模式治疗输尿管结石在术前待床日、平均住院日、住院总费用、药占比、抗生素比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单病种诊疗模式已从根本上改变并规范了医疗行为,使医疗服务工作趋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诊断中的意义。方法:42例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4—85岁,平均67岁,均行尿动力学全项检查。结果膀胱逼尿肌收缩减低15例(35.7%);膀胱逼尿肌反射消失4例(9.5%);42例患者中34例获满意压力一流率测定结果,其中膀胱出口梗阻16例,可疑梗阻8例,无梗阻8例。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有下尿路症状的老年男性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伟国 《河南中医》2012,32(10):1351-13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5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溃疡灵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HP根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HP根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近;0.5a后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愈合溃疡面,预防复发,且未发现有不良反应产生.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乳疾灵颗粒中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并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10 nm(检测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270 nm(检测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和宝藿苷Ⅰ)和242 nm(检测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乳疾灵颗粒7种成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Ⅰ、宝藿苷Ⅰ、香附烯酮和α-香附酮分别在0.86~21.50、0.68~17.00、2.57~64.25、1.19~29.75、1.48~37.00、1.71~42.75、0.59~14.75μg/m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2%、96.97%、99.97%、99.46%、97.87%、100.27%、98.43%;10批样品聚类分析为2类,主成分1~3是影响乳疾灵颗粒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重复性好,为乳疾灵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磨汤配合穴位注射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消化道反应的疗效。[方法]以四磨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0例。[结果]显效32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00%。[结论]本方法对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疗效。方法:肾结石合并uPJ0患者36例,男22例,女14例,平均51(45~68)岁。单发结石31例,多发结石5例。9例轻度肾积水,25例中度肾积水,2例重度肾积水。经B超、CT、顺行及逆行尿路造影显示结石平均直径2.4(1.2~4.3)cm,UPJO狭窄段平均长度2.0(1.5~3.0)cm;36例均在B超引导下经皮建立肾脏单通道行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并采用自制微小电钩行UPJO狭窄环内切开术。结果:36例肾结石完全清除。33例UPJO狭窄环完全解除,肾积水消失;3例肾积水症状缓解,无进行性增加,仍进行临床随访。全部病例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6例随访平均24(6~40)个月,经B超、CT、顺行尿路造影检查无肾结石复发,无二次狭窄。结论:采用经皮肾镜单通道一次性治疗肾结石合并UPJO微创、安全、可行,总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