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1.
胃癌患者血清瘦素及体脂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瘦素及体脂的变化.方法检测49例胃癌患者和53例正常对照的血清瘦素和体脂,并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后一天和七天的血清瘦素.结果胃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瘦素与体脂均呈正相关,胃癌患者瘦素和体脂水平均较正常低.术后血清瘦素短暂增高,一周时间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胃癌患者瘦素水平降低,并与体脂相关,手术对胃癌患者瘦素有短暂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瘦素抵抗和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关系。我们用放射免疫法检测52例NAFL患者和4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的瘦素水平,分析血清瘦素与男性NAFL患者以及与HOMA-IR(以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关系。NAFL患者血清中的瘦素水平(6.75±1.32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21±0.95μg/ml),P<0.01,且肥胖的NAFL患者血清中的瘦素水平(7.95±0.85ng/ml)显著高于非肥胖NAFL患者的瘦素水平(6.11±1.21μg/ml),P<0.01。NAFL患者血清中的FINS、HOMA-IR和T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NAFL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HOMA-IR呈负相关(r=0.521,P<0.05),与BMI呈正相关(r=0.718,P<0.00),与TG呈正相关(r=0.425,P<0.01)。男性NAFL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瘦素抵抗,提示瘦素抵抗在NAFL的发病机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胃镜若不进行严格消毒,容易造成医源性交叉感染,给受检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损失.酸性氧化电位水(electrolyzed oxidaxing water,EOW)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内镜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6岁,因婚后3年未孕来我院就诊.查体:血压130/70 mmHg,身高158 cm,体重45 kg,无异常表型,双角子宫,外生殖器正常,智力正常.月经史:14岁月经来潮,40~50天为一个月经周期,经期为4~6天,月经量中等,婚后性生活正常,否认放射线及毒药物接触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消化内镜的清洗及消毒是否彻底,已成为医学界、患者和社会媒体关注的问题。酸性氧化电位水(EOW)是近年来出现的内镜消毒剂。为了对内镜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产生的EOW灭菌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现对其进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试验,通过模拟试验观察EOW杀灭胃镜污染细菌效果,并通过自来水替代EOW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尝试确定有效的最短消毒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男性不育人群与 Y 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F)微缺失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带检测方法对患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筛选出Y染色体整体形态偏小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60例患者分为少精症患者A组(130例)和无精症患者B组(130例),正常男性对照组C组(20例)及空白对照组D组。采用多重PCR扩增检测技术对Y染色体形态偏小患者进行AZF微基因检测。结果从检测出Y染色体形态偏小患者260例中,共检出54例Y染色体AZF微缺失,C组无AZF基因缺失,与A、B组比较,AZF a,b,c总缺失率明显低于A、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Y染色体AZF微缺失可能是造成男性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的主要因素,因此对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细菌芽孢的杀灭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经电解氯化钠产生的高氧化还原电位、低pH值、含一定量有效氯的消毒水,此种消毒水在日本已广泛使用,我国目前处于临床推广阶段.为了对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我们对其进行了细菌芽孢的杀灭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带血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并对脐带血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及染色体多态性进行综合分析。 方法对新生儿脐带血进行收集,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常规G显带,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在培养成功的15 500例脐带血标本中,检出异常核型314例,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03%;其中染色体倒位患儿220例,发生率1.42%,构成比70.10%;染体易位患儿41例,发生率0.26%,构成比13.00%;染色体衍生患儿14例,发生率0.09%,构成比4.51%;21-三体患儿12例,发生率0.08%,构成比3.80%;D-G组易位患儿11例,发生率0.08%,构成比3.50%;性染色体异常中47,XXX患儿5例,47,XXY患儿7例,45,X患儿4例,发生率0.10%,构成比5.10%。染色体多态性检出317例,其发生率为2.04%。其他各组与倒位组发生率及构成比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3,15.98;P<0.05);而易位、衍生、21-三体、D-G组易位及性染色体异常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异常自然发生率比较接近。 结论新生儿脐带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对目前产前诊断不足具有很好的补充意义,对二级预防、再生育及临床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瘦素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血清瘦素水平与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4 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中的瘦素和肝纤维化指标的水平。发现CHB患者血清瘦素水平 (7 6 3± 2 1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3 82± 1 0 9)ng/ml,其瘦素 /BMI值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CHB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蛋白 (LN)、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和Ⅳ胶原 (ⅣC)的水平呈正相关。瘦素与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