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40例外伤后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ore,GCS)≤8分、头颅CT检查示广泛脑损伤患者,入院后常规治疗加用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RT)34~35℃,持续5~10 d.结果 亚低温治疗后,有效控制颅内高压,生命体征平稳,死亡率为32.5%(15/40).结论 亚低温可以显著控制颅内高压,缓解持续颅内高压所致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估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对术后存活者进行评估。结果85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结果死亡3例,死亡率3.5%,存活82例;ADL分级法评估结果如下:Ⅰ级20例,Ⅱ级41例,Ⅲ级16例,Ⅳ级3例,Ⅴ级2例。结论经外侧裂入路手术能有效清除血肿和止血,而且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证明外侧裂入路超早期显微手术是一种损伤轻、疗效优、预后好的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3岁。斜颈20余年,出现面部偏斜畸形。查体:左侧颈肌肌张力增高,左肩高耸,而左侧胸锁乳突肌观显硬化.挛缩。头偏向左侧,如复位至正中时?发现面部已成倾斜畸形。心肺听诊正常,余神经体征未引出。头MRI枕大孔区示有CharieⅠ型畸形,轻度。入院后采用左侧胸锁乳突肌离断,切除明显挛缩肌条及纤维,副神经颅外干显微缩小术,使用神经肌电刺激仪(丹麦迪沙公司)比较术前后斜方肌耸肩反应度为标准切除神经干约60%。术后患者感觉良好,随诊3个月,颈部紧张不适已经明显缓解.耸肩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上采取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并行腰椎穿刺,14例颅内高压明显者病情稳定后行腰椎穿刺及应用尼莫地平。结果:2例合并重度颅脑损伤者死亡,致残15例,良好206例(92.4%)。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应用尼莫地平及腰椎穿刺能缓解症状,防治并发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碎吸术及小骨窗经外侧裂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30-70ml)84例,采用二种手术方法,其中微创血肿碎吸术(微创组)43例,小骨窗经外侧裂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死亡率、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21d后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小骨窗组(P<0.05),3月后随访患者生活能力评定(ADL)微创组优于小骨窗组(P<0.05),死亡率二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颜强民  秦建军  蒋尊柏  胡丹 《医学信息》2010,23(14):2328-2330
目的比较微创血肿碎吸术及小骨窗经外侧裂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30-70ml)84例,采用二种手术方法 ,其中微创血肿碎吸术(微创组)43例,小骨窗经外侧裂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41例。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日常生活能力(ADL)、死亡率、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21d后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小骨窗组(P〈0.05),3月后随访患者生活能力评定(ADL)微创组优于小骨窗组(P〈0.05),死亡率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肾绞痛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并不少见,我院自1995年起其接诊绞痛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患者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0年8月~2007年6月,我院收治大脑中动脉(MCA)分叉部动脉瘤23例。其中男8例,女15例;年龄29~67岁,平均56.7岁。均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起病,部分病人合并颅内血肿或脑室  相似文献   
9.
180例腰椎间盘间突出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系统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根据180例临床的特点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保守治疗123例,手术治疗57例。结果;随访6月~5年,保守治疗优良率75.36%,手术治疗优良率94.73%。结论:手术治疗疗效优于保守治疗,而对于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例,非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方法。方法: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浅动脉贴敷术。结果:本纽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并颞浅动脉贴敷术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