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血管内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VST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介入方法以导丝碎栓、尿激酶溶栓治疗,术后给予抗凝治疗。结果术后DSA显示:栓塞段静脉窦均再通。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恢复8例,改善1例,无明显改善1例。随访10例,时间8~30个月,复发2例。结论 CVST通过机械碎栓及药物溶栓后可达到再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脑外伤常合并脑血管损伤,造成颅内、外出血性或缺血性损害,称之为外伤性颅脑血管损伤。特别是颅底骨折合并颅底血管损伤,可造成致命性的口鼻大出血,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笔者分析1996年10月以来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就其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选择可控性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囊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梭形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等方法,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因,防止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结果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72例,显微手术夹闭28例。术后98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于急性期有选择地采用最佳的外科治疗,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重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CVS)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降碍(DIND)。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1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的治疗,就其治疗方法、时间窗、溶栓药物的剂量及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急性发病在12h内的脑梗死病人118例,采用经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开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11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57.6%(68/108);部分再通率为34.7%( 41/118);未开通9例7.7%;临床治愈76例占64.4%;显著好转20例占16.95%,有效14例占11.9%;无效7例占5.9%;死亡1例占0.85%.结论 经动脉不同方式机械性介入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延期手术治疗存在的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2年至2010年收治的89例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别是在住院等待手术期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出血性动脉瘤患者在延期手术期间并发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9例(10.11%),脑血管痉挛25例(28.09%),脑积水15例(16.85%)。术后按GOS评分,恢复良好66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死亡7例;病残率17.98%,死亡率7.87%。结论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延期手术治疗期间动脉瘤再破裂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发生率高,应采取多方面措施积极干预,才能提高其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神经外科已进入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 ,它要求神经外科手术精确化、微创化 ,并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1 7] 。最近十余年神经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锁孔” (keyhole)技术 ,促使显微神经外科水平又有新突破[1] 。该技术在国外已成功用于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和中线肿瘤的治疗[1 4 ,6 ] 。我院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连续治疗 9例鞍上区肿瘤 ,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情况 :本组男 8例 ,女 1例。年龄 16~ 6 7岁 ,平均 4 0岁。病程 1个月至 5年 ,平均 2 5年。临床表现头痛 6例 ,视力障碍 7例 ,尿崩 4例 ,激素水平低下 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经过治疗,16例的尿量均恢复正常,其中1周内控制者9例,2~3周控制者4例,3周以上控制者3例,2例需终生替代治疗。结论:脑外伤的迟发性尿崩症多为暂时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颞下锁孔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以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方法 采用耳前方颧弓向上直切口4cm,作直径1.8~2.5 cm的骨窗开颅,开放脑池,令脑组织自然回缩后,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切除相关病灶18例.结果 本组18例中,侧裂区蛛网膜囊肿6例,右桥小脑角区蛛网膜囊肿1例,均行囊壁切除并开放邻近脑池.其中1例出现脑脊液鼻漏,经原入路修补.全切除三叉神经鞘瘤1例,全切除海绵状血管瘤2例,全切除神经节细胞瘤钙化1例,全切除脑膜瘤7例,全部病例顺利恢复.结论 颞下锁孔入路手术技术可以满足岩斜区、脑桥腹侧方、鞍上区及海绵窦区的手术要求.是一种大大减少手术创伤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人路.  相似文献   
9.
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诊治分析(附18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大脑半球肿胀(ACH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8年来收治的182例ACHS患者采取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69例,过度通气 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113例。结果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9例中,死亡20例,重残10例,中残9例,恢复良好30例;过度通气 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113例中,死亡23例,重残14例,中残23例,恢复良好53例。结论对于ACHS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换气和循环通道,改善脑灌注压,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超早期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院自1996年12月至2000年12月,对66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施行超早期手术,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6例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37~83岁,平均64.2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均明显增高。术中未发现有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1.2病情分级按1981年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专题学术会议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4级病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Ⅰ级22例,Ⅱ级32例,Ⅲ级12例。入院时GCS评分,9~12分22例,6~8分32例,4~5分12例。1.3出血部位及出血量①部位:基底节区53例,丘脑4例,皮层下9例,其中破入脑室11例。②出血量:按多田公式(π/6LS×层面数=血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