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液中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 MCP-1的表达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为预测疾病预后及进一步的眼内药物干预,保护视功能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17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玻璃体液,检测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玻璃体液中 MCP-1的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MCP-1的浓度(P <0.05);实验组的 MCP-1浓度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眼内有坏死性凋亡的发生,与患者视功能损害有关,这为进一步干预坏死性凋亡,保护患者视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我院2013-08/2016-03收治的经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B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最终回访3mo时共47例47眼。观察组采用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2wk后联合静脉回流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5例25眼,对照组采用单纯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22例22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mo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1mo BCVA、CM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OP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1mo两组间BCVA、IO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C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联合阻塞静脉回流区视网膜光凝治疗BRVO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且激光治疗过程中不刺激黄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的临床特点,为早期干预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指导建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12-2018/12我院收治的105例105眼玻璃体积血合并视网膜裂孔患者,其中男54例,女51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果:在105眼中共有151个视网膜裂孔,其中82个裂孔位于颞上象限(54.3%),28个位于鼻上象限(18.5%),27个位于颞下象限(17.9%),14个位于鼻下象限(9.3%)。视网膜裂孔的形状以马蹄形为主(77.5%)。裂孔直径1/8~4PD之间,最常见的为1PD大小。76例(72.4%)视力优于或等于术前视力。术后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 扣带组与玻璃体切除组相比,视力改善无差异(P>0.05)。

结论:视网膜裂孔是玻璃体积血的重要原因。视网膜裂孔多位于颞上象限,以马蹄形为主。全面了解视网膜裂孔相关的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产生。如果术前最佳矫正视力(LogMAR)小于1.6并且光定位小于1m,术后视力则差。如果视网膜脱离累及黄斑,特别是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预后也较差。  相似文献   

4.
江鹏  丁凤  徐芳  韩林峰 《实用防盲技术》2022,(1):43-45,封2
目的 探讨内科-眼科联合医疗、护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T2DM)的血糖控制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健康知识知晓率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04月~2020年8月我院内一科经入院空腹生化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确诊T2DM并主诉有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眼科症状患者共46例纳入研究,各23例患者随机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45例(90只眼)中低度近视青少年并配戴角膜塑形镜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同时收集同时期45例(90只眼)中低度近视使用框架眼镜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配戴框架眼镜及角膜塑形镜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屈光力增长的情况,检测并分析研究组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计量质量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戴镜前视力、屈光度的基线水平比较上,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戴镜后3个月时屈光度增长的比较上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使用框架眼镜及角膜塑形镜后6个月、12个月的屈光度增长上,两组结果比较均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配戴3个月、6个月、12个月角膜内皮及中央角膜厚度检测上,均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配戴角膜塑形镜对中央角膜厚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甲强龙联合地塞米松交替球周注射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共46例46眼。按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分为静脉组与球周组各23例23眼,均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充填术,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对比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视网膜脱离一次手术复位率、视网膜脱离复发率等。结果 静脉组与球周组患者入院时眼压分别为(6.74±2.33)mmHg(1kPa=7.5mmHg)和(6.96±1.88)mmHg,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术前眼压分别为(9.34±1.50)mmHg和(9.43±1.08)mmHg;最佳矫正视力入院时分别为2.07±0.14和2.23±0.16,出院时分别为2.02±0.17和2.03±0.14,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内静脉组与球周组一次性视网膜脱离复位例数分别为19例和21例、视网膜脱离复发例数分别为4例和2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两组在术前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静脉组为(5.35±0.12)d、球周组为(4.04±0.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P=0.03);糖皮质激素使用不良反应,静脉组为6例、球周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09)。结论 甲强龙联合地塞米松交替球周注射是一种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