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3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治疗结果以及少见特殊病理类型肿瘤的临床特征,分析术前评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技术与经验对全切肿瘤及预防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至2007年4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31例颈静脉球瘤和11例特殊病理类型肿瘤.术前均进行系统的颞骨影像学检查,并根据情况选择血管造影和肿瘤供血血管栓塞.颈静脉球瘤的切除选择颞下窝A入路或联合耳蜗迷路入路,特殊病理类型肿瘤选择颞下窝A型入路、扩大乳突切除或乳突颈侧入路.结果 42例肿瘤分类均为Fisch分型c类以上,均已侵犯后颅窝.31例颈静脉球瘤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例特殊类型肿瘤临床表现不具特征性,其中5例为CT及MRI检查偶然发现.本组肿瘤的全切率为81%(34/42).面神经的处理方式包括永久性面神经向前移位19例,保留面神经骨桥16例,神经间位移植4例,面-副神经吻合2例和而-舌下神经吻合1例.结论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取决于术前评估的结果,肿瘤的侵犯范围、特点、而神经及颈内动脉受累的情况是评估的重要内容.颞下窝A型入路可满足大多数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切除要求.对于可能需要牺牲颈内动脉的病例,术前必须进行球囊栓塞试验.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面神经的损伤程度与预后直接相关,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只能通过面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m,ENoG)等检查手段推测受损神经纤维数量,很难获得面神经的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也无法判断髓鞘、轴突和柬膜等组织结构的损伤情况。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依据Sunderland组织病理学分级的动物模型,为将来能够把面神经的病理损伤情况与面神经电图等客观检查结果关联起来提供参考。我们于2006年7月至11月利用一种新型的压迫工具,对家兔面神经逐步施加可客观控制的挤压,将面神经所受的压力和时间精确量化,建立机械性定量压迫损伤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凝脑膜中动脉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偏头痛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组(A组),硝酸甘油组(B组,10mg/kg),假手术组(C组),手术组(D组)。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表现,成功建模后每组随即平分为2小组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基因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挠头、爬笼及耳红等行为学评分(x珋±s)分别为2.33±0.74,39.57±5.44,37.87±4.68,15.6±3.30。4组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0±0.08,0.94±0.12,0.91±0.09,0.71±0.08;c-fos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57±0.08,0.93±0.09,0.93±0.09,0.73±0.11。A组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B组,C组和D组,且D组大鼠三叉神经尾核c-fos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凝脑膜中动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构建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应用溴莫尼定对面神经损伤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研究溴莫尼定对损伤面神经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面神经夹挫伤大鼠动物模型,对动物模型进行持续21天的溴莫尼定治疗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后各个时间点的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取下的面神经损伤部位行HE染色形态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检测面神经损伤组织S100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面神经核团S100蛋白及FGF成纤维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自然恢复组及溴莫尼定治疗组在药物干预的第14、21天后,溴莫尼定组的面瘫评分较自然恢复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电生理学评估:药物干预第21天后,溴莫尼定组其潜伏期显著缩短,波幅明显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形态学结果:溴莫尼定干预21天,其面神经新生髓鞘数量及厚度较自然恢复组显著增加,且神经横截面积及数量均显著增多,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术后自然恢复组及溴莫尼定组其S100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自然恢复组与溴莫尼定组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以及S100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溴莫尼定干预第21天,溴莫尼定组S100蛋白、FGF的表达均较自然恢复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莫尼定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上调FGF以及S100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神经恢复,缩短了CMAPs潜伏期,升高其波幅,维持新生轴突数量及其髓鞘结构的稳定,最终起到保护面神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大鼠面神经损伤后NT-4在面神经、触须肌以及面神经核团中表达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30只Wistar大鼠建立面神经骨管内挤压伤模型,分别于建模后1、3、7、14、21d取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组织并提取总RNA和蛋白,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不同时段NT-4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其表达部位。结果正常的大鼠面神经、触须肌以及脑桥中均有少量的NT-4表达;NT-4在面神经损伤后大鼠的面神经和面神经核团中表达逐渐增高,并且于第14天达到高峰,随后下降;NT-4的表达变化趋势在mR-NA和蛋白水平一致。在触须肌中,NT-4的表达量逐渐减少,于第14天降至最低,并维持较低水平。结论面神经损伤后,NT-4在神经束和核团神经元细胞中的表达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趋势,而在面神经所支配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逐渐降低,提示神经组织中NT-4的表达水平和面神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CG)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C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听力下降43/43例,耳闷感29/43例,咖啡样耳漏12/43例,耳鸣26/43例。蓝鼓膜为典型体征36/43例。颞骨高分辨CT(HRCT)主要表现为中耳乳突软组织阴影,可伴有听骨链破坏(17/43),手术中发现(13/43)与术前符合率76.47%(13/17)。结果手术方法选择完璧式乳突切除+鼓室探查+鼓室置管术31例,完璧式乳突切除+鼓室探查+听骨链重建术11例,单纯鼓室置管术1例。术后随访0.5~3.0年,无复发。术后1~2个月鼓膜颜色恢复正常,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骨气导间距平均减少(25.0±3.5)dB。结论CG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感、耳鸣、咖啡样耳漏和蓝鼓膜。HRCT对中耳胆固醇肉芽肿诊断及手术有重要参考价值。诊断明确应采取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建立鼓室及乳突的通气、引流,并重建听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中耳手术中医源性面瘫的处理经验,并探讨医源性面瘫的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式及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5-2014年45例中耳手术中发生医源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接受再次手术探查,分析术中探查发现、面神经损伤的部位,程度,治疗选择及预后情况。45例患者中41例来自外院转诊。结果45例医源性面瘫中,44例为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术中探查发现,18例面神经损伤位于面神经水平段后部,约占40%,最为常见。根据神经损伤程度,23例选择单纯面神经减压术,11例选择切除神经纤维瘤样组织,离断部分行端端吻合,其余11例行神经间位移植。44例患者术后随访超过1年,32例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至HB分级Ⅲ级以内。结论医源性面瘫是中耳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于术中或术后即刻发生,尽早手术探查,并予以正确处理,可以获得较好的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喉癌癌变过程中CyclinE、CyclinD1和P21^WAFI/CIP1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用免疫组化检测20例正常粘膜、40例不典型增生病变和60例喉癌组织中CyclinE、CyclinD1和P21^WAFI/CIP1的表达。结果 CyclinE、CyclinD1和P21^WAFI/CIP1阳性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在喉癌变癌过程中,喉正常粘膜、不典型增生病变和喉癌中CyclinE阳性  相似文献   
10.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颞骨HR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颞骨HRCT表现特点,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手术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颞骨HRCT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颞骨HRCT表现为: 软组织团块77例(100%),盾板破坏71例(92.21%),听骨链破坏77例(100%),面神经骨管破坏31例(40.26%),迷路瘘管19例(24.68%),天盖及乙状窦周围骨质破坏44例(57.14%).颞骨HRCT显示面神经骨管和镫骨上结构的准确率较低,符合率分别为70.96%和82.98%.结论:颞骨HRCT对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诊断和指导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局限性在于对显示面神经骨管和镫骨底板上结构的准确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