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在社区服务模式下进行心理保健服务已建立了一种整合社会资源的机制,其服务内容和方式在向职业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并趋向于成熟[1-4].而在国内,一些城市在此方面进行了尝试[5],但整体上说研究的突破性不大.在此背景下,本院创建了"六位一体"社区服务模式,探索了一种具有三级防治功能的心理保健服务体系.本研究针对此模式对妇女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袁(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随机对324例心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分别考察心理症状、生存质量与常模的差异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常模相比各项心理症状因子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生存质量领域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01或P〈0.05)。心理症状各因子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均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问题,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以“患者体验到较多的幸福感一然后症状缓解一最后社会生活能力得以提高”这3个相互关联的连续阶段作为疗效标准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动态观察妊娠妇女不同孕周的外周血雌二醇水平,评估其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3901例孕4~15周的妊娠妇女为研究对象,在征得妊娠妇女同意的原则下进行外周血雌二醇的动态监测,分析不同孕周期间雌二醇水平波动状况,并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孕周的外周血雌二醇范围,评估不同孕周雌二醇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 3901例妊娠妇女不同孕周的外周血雌二醇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而缓慢上升,其均值水平从第4周的253 pg/mL开始增长,至第12周达到最高峰1975 pg/mL,13周之后有所回落;而各孕周间增幅高低也不一,其均值水平从第1周间增长106 pg/mL开始增长至第3周间达到增幅376 pg/mL,然后出现增幅变缓,在小于12周前期间平均增值246 pg/mL,在大于或等于13周略有向上波动,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结论 妊娠妇女不同孕周的外周血雌二醇水平与妊娠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妊娠结局的重要指标,尤其在12周前,其增长速度与孕周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孕酮(progesterone,P)对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柳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收治的50例EP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50例宫内妊娠孕妇(B组)相比较,观察两组间停经7周内与7周后的β-HCG、P水平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确定EP的β-HCG、P临界值。结果停经7周内与7周后A组的β-HCG、P显著低于B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β-HCG、P的临界值分别为5 321U/L、47 nmol/L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β-HCG与P对早期诊断EP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早孕妇女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先兆流产住院保胎治疗的15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保胎的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A组)124例与保胎失败组(B组)34例,比较两组间导致早孕妇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的因素。结果 A组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孕酮(P)水平分别为(5 140.53±920.92)mU/ml和(49.76±11.09)ng/ml,明显比B组的(3 643.65±762.29)mU/ml和(36.13±6.64)ng/ml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孕妇年龄、孕周、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82±2.50)岁、(7.88±1.33)周和10.48%;明显比B组的(30.71±2.77)岁、9.21±0.93周和55.88%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的孕次、产次分别为(1.77±0.73)次和(1.31±0.80)次,与B组孕妇的(1.68±0.96)次和(1.06±0.76)次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引起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孕妇年龄、孕周、β-HCG、P和抗子宫内膜抗体,而与孕妇的孕次、产次无关,其中β-HCG、P与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的风险呈正相关(r1=0.569,P=0.000;r2=0.478,P=0.000),抗子宫内膜抗体阳性率与先兆流产保胎失败的风险呈负相关(r3=-0.513,P=0.000)。结论对早孕妇女早期监测β-HCG、P和抗子宫内膜抗体能够早期预测先兆流产的风险,为提高保胎的效果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女性绝育术后下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间住院治疗的38例女性绝育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西医治疗组(A组)18例,中西医联合治疗组(B组)20例,比较两组间的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白带月经情况的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经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均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中治愈16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治疗有效率高达84.21%(32/38),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7.53±1.85)分,(2.55±2.37)分;心理状况评分分别为(74.11±12.79)分,(44.92±16.45)分;两者在治疗前后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后B组的疼痛程度评分为(1.70±1.98)分、心理状况评分为(39.45±18.90)分明显比A组的疼痛程度评分(3.50±2.41)分,心理状况平分(51.00±10.21)分低,B组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比A组的72.22%高,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女性绝育术后下腹痛均可取得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中西医联合治疗更能减轻女性绝育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缓解患者的心理焦虑紧张状态,提高患者白带、月经恢复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宫腔镜手术408例,对6例次并发症进行临床分析。结果408例宫腔镜手术发生并发症6例次,发生率为1.47%。5例次并发症经早期发现,积极处理,病人痊愈出院;1例并发空气栓塞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宫腔镜并发症早期发现、及时处理转归良好,严重并发症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服务模式下妇女三级心理保健的有效性。方法采用1∶1配对法将研究样本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模式,并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发展性干预、征兆性干预和疾病性干预,通过对心理卫生指数、应付方式和生存质量三大类有效性指标(19项具体的子指标)的组内与组间比较决断干预的有效性。结果实验后,发展性干预有16项指标的组间与组内比较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征兆性干预有17项指标的组间与组内比较在0.05或0.01或0.00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疾病性干预的组间与组内比较结果共同对12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结论从整体上说,在"六位一体"的社区服务模式下,对妇女进行三级心理保健是极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