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正>肺炎克雷伯菌属肠杆菌科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该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常见的引起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常常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大量应用、不断更新、化学治疗等多种因素,促使该菌引起的医院院内感染和耐药率上升,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三代头孢菌素的不合理使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菌株日渐增多,使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本研究对我院2012—2013  相似文献   
2.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本院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耐药趋势,为临床治疗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帮助。方法统计分析本院2004~2006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结构及耐药情况。结果在4551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2362株,占51.9%,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3.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列前5位;革兰阳性球菌占12.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列前2位;真菌占14.9%,以白假丝酵母为主;药敏结果提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最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但细菌种类及耐药性在不断发生变化,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以抑制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并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三碘甲酰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酰原氨酸(FT4)在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程的血液中含量变化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9例不同肝炎患者血液中FT3、FT4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48例急性肝炎FT3降低者9例占18.7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4均在正常范围;23例肝炎肝硬化FT。降低者17例占7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4降低者11例占47.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例重症肝炎FT3均低于正常值低限,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4降低者15例占51.7%,P〈0.01;89例无一例FT3、FT4高于正常值上限。结论:与肝脏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观察其变化有益于了解肝功损害程度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韩兰芳  郭月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61-4161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常见的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近年来,该菌的检出率不断提高。且具有多重耐药性,能天然抵抗多种抗生素,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异而形成多重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为指导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治疗PA的感染,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2年间分离的488株PA的耐药特点,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的分布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医院2010~2011年,住院及门诊尿路感染患者清洁中段尿培养阳性的661株细菌进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结果 661株尿路感染的菌株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阳性菌中以肠球菌属为主;真菌感染的数量明显增加;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细菌耐药状况,并与普通病房相比较,观察两者不同之处,为不同科室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TB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2004-2005年分离的ICU常见病原菌进行药物耐药性分析,并与普通病房进行比较。耐药率的显著性比较用X^2检验。结果ICU的主要致病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在主要的致病菌中,ICU与普通病房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两者耐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原菌耐药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当感染发生时,应及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8.
郭月珠  韩兰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771-3772
目的:了解本地区葡萄球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与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指导。方法:对临床分离的198株葡萄球菌进行分类和做药敏试验,并用纸片扩散法筛选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结果:在葡萄球菌的构成比中,CNS占78.3%,其中MRSA占39.5%(包括中间型葡萄球菌),MRCNS占86.4%。各种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对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以及复方磺胺甲恶唑有较高的耐药,对呋喃妥因、米诺环素、链阳霉素、利福平耐药率较低。未检出耐糖肽类的葡萄球菌。结论:葡萄球菌特别是MRSA、MRCNS有较高的多重耐药性,临床上应重视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本地区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对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81株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35.8%),铜绿假单胞菌23株(28.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米诺环素、利福平、喹奴普汀-达福普汀有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万古霉素耐药株。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是本地区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