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红斑、丘疹、鳞屑为临床表现。迄今为止,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D(VD)可加重皮肤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失衡,促进角质形成细胞(KC)的增殖,破坏皮肤屏障功能,从而导致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VD及VD3衍生物(VDAs)对银屑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概述了VD及其衍生物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评价其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NB-UVB)联合卡泊三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PV)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血清1,25(OH)2D3、IL-37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探讨PV的发病和治疗机制.方法:对35例中重度PV患者(A组)采用NB-U...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分子水杨酸外涂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微针组(43例)和微针+水杨酸组(43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微针组在抗生素基础上加用黄金微针,微针+水杨酸组在微针组基础上加用超分子水杨酸外涂治疗。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炎症因子、皮肤生理功能、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统计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微针+水杨酸组在治疗过程中脱落6例,最终纳入37例。治疗后,两组经皮水分散失值、皮肤红斑指数、皮肤油脂、白细胞介素(IL)-4、IL-6、IL-3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低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角质层含水量、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高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高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潮红、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评分低于治疗前,且微针+水杨酸组低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水杨酸组疗效优于微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