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近年来的发病率及在儿科门诊的就诊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科研小组自1998年以来,对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治采用了多种临床实践方法,最后创立“固本熄风合剂”,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取得较高的疗效,受到广大患儿家长的好评。本文总结了一部分用西药或中药后又复发的患儿病例,经固本熄风合剂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我院儿科自1998年应用固本熄风合剂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经过近十年的摸索逐渐形成了以通补督脉.阳中求阴;滋补阴液,阴平阳秘以治本.平肝熄风以治标为方案的治疗体系,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于2007年被河北省中医局科研立项为省级科研基金项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因人治宜的思想日显突出,怎样实现个体化治疗以便进一步提高疗效节约医药支出日益明显。鹿茸为珍稀药材,价格昂贵,在本病的研究之初为解决远期复发问题,从奇经入手引入督脉理论.对难治性复发性病例的治疗有了进一步提高。在以后的诊治中常规加入鹿茸以组成固本熄风合剂。近年本课题组从辨证论治节约能源角度出发引入中医体质学研究成果,对稀缺药材鹿茸进行选择性应用.有了初步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梗塞治疗中血管扩张剂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万隆  忻志鸣  李杰 《淮海医药》2009,27(2):187-188,F0003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暂时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塞,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当其急性发作时,保持脑血流量和保护脑组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当前,脑梗塞急性期仍以溶栓剂促进血管再通作为临床首选。通过对闭塞的颅内动脉的再通治疗,早期恢复梗塞区域的血供,可是缺血半暗区受损的神经细胞逆转正常代谢,恢复神经功能,减少临床神经学方面的致残。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由于治疗时间的相对延迟,错过了最佳时间窗,使梗塞再通率受到极大影响。因而,针对脑梗塞不同病理生理环节的治疗药物备受医药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病症,中医运用阴阳理论治疗此病多用平肝熄风之剂,在治疗中采用滋阴平肝熄风加鹿茸,与西药氟哌啶醇以及单纯平肝熄风对比疗效,结果其功效优于两组。  相似文献   
5.
韩万隆 《淮海医药》1998,16(4):61-61
人工肾透析渡是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人工透析及药物中毒与电解质紊乱.通过人工肾膜装置.与人体细胞外液之间进行离子、小分子物质的交换,以排除代谢废物和低分子毒物.同时提高对高分子药物的排除率、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6.
丹参注射液我国目前只有2毫升规格供临床应用。使用时,因需将小针与大输液配伍进行输液,且每次用量都在10支左右,给护土带来较大的工作量,也很容易把手划破。在护士操作时常造成药液污染,输液反应频繁,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建议药厂生产一些10毫升或20毫升规格的丹参针剂  相似文献   
7.
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韩万隆  许勇 《安徽医药》2008,12(7):662-663
氯吡格雷属噻吩吡啶类衍生物,是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可拮抗ADP所致的血小板聚集,目前已用于预防早期卒中、抗栓治疗、预防不良心脏事件、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等方面。本篇综述从氯吡格雷药理及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动脉粥样硬化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全身炎性反应过程[1]。近年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的发病、血栓(尤其是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改善血小板功能异常,减少不良事件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系统研究的需要,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对氯吡格雷在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韩万隆  王蕾  李杰 《淮海医药》2013,(6):579-580,F0003
缺血性脑血管病分为暂时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塞,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当其急性发作时,保持脑血流量和保护脑组织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当前,脑梗死急性期仍以溶栓剂促进血管再通作为临床首选。通过对闭塞的颅内动脉的再通治疗,早期恢复梗塞区域的血供,可使缺血半暗区受损的神经细胞逆转正常,恢复神经功能,减少临床神经学方面的致残。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由于治疗时间的相对延迟,错过了最佳时间窗,使梗塞再通率受到极大影响。因而,针对脑梗塞不同病理生理环节的治疗药物备受医药界的关注。目前脑梗塞应用血管扩张的疗效还缺乏循证的临床指南,基于血管扩张剂可能引发脑内盗血的担忧,临床使用慎之又慎,具有改善循环作用的血管扩张剂的选用需要足够的临床实践的支持。本文就具有应用前景的几种血管扩张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当前的抑郁特点与相应的抗抑郁干预策略。方法就精神、心理、社会等因素对抑郁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影响作简要分析,指出适时的心理干预和选择性药物干预有利于抑郁的转归;着重阐述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常规治疗药物及其效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结果目前的医学实践中,心理、药物干预并存,药物治疗是最常见和成熟的干预方法。结论抑郁需要及时地心理疏导和必要的医疗救治,药物干预仅仅是针对个体减少危害因素的健康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