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肥胖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血压的影响。方法测量261例OSAS患者的血压、腰围、腹内脂肪等指标,分析肥胖与睡眠监测相关指标及血压的关系,探讨OSAS者腹内脂肪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肥胖的OSAS的患者者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OSAS患者;腹内脂肪面积≥85cm。组与〈82组比较,患者的收缩压较高,睡眠监测相关指标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肥胖及腹内脂肪堆积对OSAS及血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生物安全实验室采用气化过氧化氢(H2O2)消毒时H2O2的最佳浓度及剂量。方法 选择生物安全实验室一处,体积约120 m^3,通过气化H2O2消毒灭菌器(VHP)将H2O2溶液气化,采用9种不同的H2O2注入速度及维持时间组合进行实验室消毒。消毒结束后,收集在实验室10个位置点放置的化学指示卡,观察化学指示卡颜色,收集各点放置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观察各点芽胞菌片平板的菌落生长情况。观察9种组合方法消毒后各实验点化学指示卡变化、生物指示菌片变化情况,选取消毒效果合格的下最少H2O2剂量。按照最少剂量的参数设置再重复进行6次消毒实验,以验证消毒效果。结果 H2O2使用剂量≥5 g/m^3时,消毒实验后所有化学指示卡均由蓝色变为米黄色,消毒合格。选定最佳的H2O2使用剂量为5 g/m^3,6次消毒验证实验后,消毒效果全部合格。结论 生物安全实验室采用气化H2O2消毒时最佳浓度为35%,最佳剂量为5g/m^3。  相似文献   
3.
4.
解读了GB 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标准中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分级和分类,阐明了缓冲间和气锁的定义,重点分析了4.4.3类型实验室关于准入和退出,气压、压差和气密性及送排风高效空气过滤器等技术性条款。指出了4.4.3类型实验室开展不传染人的非洲猪瘟病毒实验活动和可传染人的新型冠状病毒实验活动时关于个体防护用品选择及其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评估应重点考虑的要素,建议组织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论证,明确新型冠状病毒动物实验存在暴露风险时的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5.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可在人类及非人灵长类间通过接触传播的烈性病原微生物,致死率高达90%。目前关于埃博拉病毒能否在人际间经气溶胶传播,还未有定论。但经过多年研究表明,在实验室内,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溶胶感染非人灵长类,极低剂量即可引起致命性感染。并且埃博拉病毒在动物间的气溶胶传播在实验室内已被证实。除此之外,埃博拉病毒变异速度惊人,不排除可导致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常规MRI及DTI,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损伤,探讨DTI对检测脊髓型颈椎病(CSM)脊髓损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仪,对40例健康志愿者和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根据T2WI图像颈髓病变区信号不同,将CSM患者分为颈髓病变区高信号组(C组,13例)和等信号组(B组,47例),正常对照组(A组,40例)。观察常规T2WI图,测量DTI不同参数值,比较不同组别ADC值和FA值的变化。结果常规T2WI等信号患者(B组),虽然常规T2WI没有显示出病变脊髓异常信号改变,但是DTI参数值出现变化,FA值降低,提示病变脊髓各向异性减低;ADC值升高,反映各向同性增高。常规T2WI高信号患者(C组),FA值进一步减低,脊髓出现不均淡黄色信号。ADC值、FA值在A,B,C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表1),ADC值在A组、B组、C组中呈逐渐升高变化,反映脊髓各向同性逐渐升高;RA值在A组、B组、C组中呈逐渐降低变化,反映脊髓各向异性逐渐降低。结论通过脊髓型颈椎病两组的研究,显示DTI能在常规T2WI尚未出现异常信号之前既能检测颈髓的较为早期的损伤,DTI较常规MRI检测脊髓慢性损伤更敏感,DTI能更早、更精确地发现脊髓型颈椎病的脊髓病变,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同时可以为手术治疗赢得时间。DTI量化参数可以定量评估脊髓损伤程度,使脊髓损伤的诊断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方法。方法分别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反应体系加入2条仅存在一个碱基不同(A/G)的靶序列,与固定的探针杂交。利用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结合单碱基延伸技术,观察其杂交信号的改变。结果靶位点为完全匹配的A时,相位下降(6.47°±0.42°);而靶位点为错配的G时,相位下降仅为(0.77°±0.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SNP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测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起始段的走行、与腹主动脉(Abdominal Aorta, AA)的夹角及左肾静脉(Left Renal Vein, 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方法:对52例正常人的上腹部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进行矢状位MPR重组并观测SMA起始段走行及其与AA的夹角及距离.结果:本组52例MPR矢状位图像均可显示SMA起始段及其与邻近AA、LRV等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走行呈转折型者41例,径直型11例;SMA与AA夹角为58.4°±21.8°(95%置信区间52.4°~64.5°),其中<30°占9.6%,>80°占23.1%,30°~80°占67.3%;LRV水平SMA与AA的距离为(11.2±4.8)mm(95%置信区间9.8 mm~12.5 mm).结论:螺旋CT上腹部增强扫描动脉期图像MPR重组可用于观察SMA起始段并可显示其与周围邻近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SMA起始段的异常走行可能是胡桃夹现象的潜在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在动脉硬化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诊断为动脉硬化症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将所有的CT图像容积数据导入CT3D工作站,用软件MPR、MIP、VRT、CT—VE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就病变血管各种CT改变进行分析和记录。结果24例中均有血管壁钙化共78处,均有血管内壁不规则及增厚,血管狭窄21例。动脉硬化斑磬15例48处。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动脉硬化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优势在于检查快速和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神经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早期CSM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MRI(核磁共振)和DTI检查,对两组FA(椎间盘层面颈髓各向异性)值、ADC(表现扩散系数)值进行比较,同时对DTT进行重建和分析。结果:实验组C3/4、C4/5、C5/6节段的颈髓FA值均比对照组降低,其ADC值均比对照组提高,两组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MRI,DTI技术通过水分子弥散的无创定量评估方式对颈髓和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无损伤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鉴别颈髓病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