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不同生活干预方式对合并有腹型肥胖的青中年高血压患者腰围(WC)、降压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合并有腹型肥胖的青中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和强化干预组(B组),入选20-55岁轻中度(1-2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就诊时均给予生活指导,强化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定期组织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并给予健康指导.观察两组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患者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1、随访12月后两组患者的WC、SBP及DBP均较前有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的W C、S B P及D B P较A组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B组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A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 加强生活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其机制可能与腹围缩短有关.与一般生活指导相比,定期组织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在失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前尽早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发病12~72h之间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72例,对照组7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床旁应用IABP。两组均于入院10-14d后行冠脉造影必要时PCI术,观察术后4周心功能、左心室及左心房大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后4周MACE事件的发生率、LVEF、临床心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尽早床旁应用IABP能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对近期预后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STEMI患者100例,发病12-72h之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3-5d。两组均于10~14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PCI术前TIMI血流0及1级者少于对照组,TIMI3级者多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行PCI的大面积STEMI患者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IABP应用宁早勿晚。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发病12~72 h的STEM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IABP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 3~5 d。两组均于10~14 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和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IABP组PCI术前、术后TIMIⅢ级高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于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全身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我国人群的患病率为0.20%~0.70%,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1]。虽然该病不影响女性患者的生育能力,但其与妊娠可能互相影响,并可影响胎儿。本院近期收治1例为妊娠合并干燥综合征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对表皮干细胞(EpSCs)分化的影响,并从基因水平初步探讨其调控机制。 方法取SD大鼠乳鼠背部皮肤组织,通过体外分离培养获取第2代EpSCs,将其分为3个磁刺激组及对照组,各磁刺激组细胞分别给予15,50及75Hz,5mT电磁场干预,对照组细胞未给予电磁场刺激。于实验进行10d后对各组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检测以了解细胞分化情况,同时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c-myc、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基因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细胞角蛋白18(CK18)表达情况。 结果不同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刺激均能促进EpSCs分化,各磁刺激组细胞分化相关角蛋白(即CK18)表达均为阳性,并以50Hz磁刺激组CK18阳性表达尤为显著。各磁刺激组c-myc mRNA表达(15,50及75Hz磁刺激组c-myc mRNA吸光度值分别为27324,37037及24790)均较对照组增强(对照组c-myc mRNA吸光度值为19037)(P<0.01),且以50Hz磁刺激组上调幅度较显著(P<0.05)。β-catenin mRNA表达(15,50及75Hz磁刺激组β-catenin mRNA吸光度值分别为23199,22385及15688)则较对照组(对照组β-catenin mRNA吸光度值为30591)减低(P<0.05)。 结论15,50及75Hz,5mT电磁场刺激均能促进EpSCs分化,并以50Hz,5mT电磁场对EpSCs的促分化作用较显著,其调控机制可能与增强细胞c-myc表达、抑制β-caten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急性大面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尽早床旁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预后的观察。方法:选取发病12~72h的STEMI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IABP组72例,对照组78例,2组均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IABP组同时床旁应用IABP。2组均于发病10~14d行冠脉造影,必要时行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术后4周心功能、IABP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PCI术前TIMI血流、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性大面积STEMI患者择期行PCI,尽早床旁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改善心功能,减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导丝盲视法置鼻肠管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在100例重症患者中,分别采用盲视法将双导丝+甲氧氯普胺(A组)50例和单导丝+甲氧氯普胺(B组),50例由CORFLO胃肠营养管经胃通过幽门推送至空肠,立即进行腹部X线明确管端位置。监测患者置管前、中、后1h心率(HR)、呼吸(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置管时间、置管并发症及置管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导丝与单导丝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0%、80.0%;平均置管时间为(19.12±5.97)min、(20.88±4.89)min;两组比较,双导丝成功率较单导丝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中患者重要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未发生严重置管并发症。结论双导丝盲视法置胃肠营养管较单导丝置管成功率高,具有简单易行、安全、侵袭性小,对设备无特殊要求的特点,可作为重症患者EN支持治疗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细胞周期中线粒体融合蛋白 2(mitofusin 2,Mfn2)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通过血清饥饿法、胸腺嘧啶核苷(thymidine)和诺考达唑(nocodazole)干预,使血管平滑肌同步化在不同的细胞周期(G0/G1期、G1/S期、S期、G2/M期);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Mfn2在不同细胞周期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1)流式细胞仪鉴定各组DNA含量百分比显示G0/G1期、G1/S期、S期、G2/M期均已同步化,符合本次实验要求.(2)Western blot示:同步化干预后,Mfn2在G0/G1期(静止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1/S期及S期(增殖期);自然状态下,Mfn2在G0/G1期表达量亦明显高于S期.结论 Mfn2表达量随细胞周期的变化而变化,Mfn2在细胞周期的静止期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殖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