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处方在控制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中的效果和作用。方法采取卫生行政和疾病控制部门协调、对项目乡村干部和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基线调查、确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处方内容,并在乡村卫生院(室)实施,实施后随机抽样追踪调查与评估。结果试点研究期间共计开出有效健康教育处方1882人份,作为宣传单自由阅取约4000人份。项目实施后家庭户主知晓率提高近40%,学生知晓率提高约25%,健康教育处方接受者总体知晓率为63.40%,较基线(8.91%)显著提高。干预后炉灶密闭使用率和烟囱出屋率均显著提高。项目乡村居民已全部不用敞煤火干燥玉米,辣椒煤火干燥率显著减少,密闭保存率显著提高。78%的地氟病防治卫生知识知晓人群已向他人讲解传播,47%的人已采取降氟措施。结论地氟病健康教育处方试点工作在促进病区人群自我保健与防护意识、行为改变和形成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为深化贵州省地氟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干预研究,探讨地氟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以及为在全省推广运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达圣  安冬  何平  梁音  靳争京  胡小强 《贵州医药》2007,31(10):883-886
目的评价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贵州省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地砷病)病区砷污染的效果。方法实施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禁止开采高砷煤和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强有力的健康促进,在病区,砷中毒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高砷煤开采得到基本禁止;全部家庭用上了有排烟设施的炉灶,炉灶正确使用率达到90%;家庭玉米和辣椒正确干燥率均达到90%以上;大多数家庭已经养成烹调前淘洗食物的习惯,有效的将煤烟排出室外,基本避免了玉米和辣椒等食物污染,减少了砷的摄入量,机体尿砷排泄显著减少,接近正常人排泄水平。结论在地砷病区实施综合控制措施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3个县地方性氟中毒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目的评估贵州省白云、西秀及龙里3个县(区)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考核学生和妇女目标人群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关行为形成率和室内氟污染控制情况。结果被抽样单位,学生和妇女目标人群地氟病防治卫生知识知晓率和相关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室内存放的玉米、辣椒及室内空气含氟量均显著下降。结论地氟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健康教育应作为贵州省地氟病控制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国家标准调查方法进行。结果西南地区A点海拔1700米,高寒潮湿,年均人收入750元,烘烤玉米食入量约占主食的20%,日人均总摄氟量约8mg,氟骨症检出率55%,无混合型氟骨症患者。西南地区A点海拔1450米,年均人收入400元,烘烤玉米食入量占50%以上,日人均总摄氟量约23mg,氟骨症检出率68.57%,混合型氟骨症检出率为3%,重度和总体氟骨症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A点。结论我省西北贫困地区地方性氟中毒的病情较重,除与摄氟量有关外,主要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此外,地质地理与气候条件也影响病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尿液在不同条件的储存待检过程中氟含量值的变化。方法常规收集健康成人尿样,在不同条件下储存并分别于采样后3、7、15d、1、3、6个月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氟含量,比较时间、温度以及防腐对尿氟值的影响。结果尿氟含量从第3d至第6个月下降了0.156~1.266mg/L,尿样防腐保存与不防腐保存在-20℃,0~4℃下时有显著性差异,在室温下差异不显著;无防腐剂的尿样比加防腐的尿样氟含量值下降明显;尿氟含量值随保存时间延长均有下降,尤其是在保存1个月后下降明显。结论待检时间、防腐剂的使用、温度都是影响尿氟含量变化的因素,尿样保存的适宜条件应在-20℃、0~4℃下防腐保存,以15d内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省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病情,为防治地方性氟中毒效果评价提供科学的基础资料。方法:根据以往的病情资料,选择5个病区县(市、区),随机抽查15个行政村小学,用Dean氏法调查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同时随机采集8~12岁儿童尿样,用氟离子选择电解法检测尿氟含量。在调查村,由专业人员调查所有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结果:5个病区县(市、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在52.50%~96.58%之间。尿氟几何均数在0.82~1.58 mg/L,波动范围在0.11~10.44 mg/L之间。5个病区县(市、区)成人临床氟骨症评均检出率为2.40%。结论:5个病区县(市、区)地方病流行与病情均较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出节煤、热效高并满足防氟要求的炉灶向氟病区农户推广,引导病区农户自行选择正确炉具。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选出典型的老式敞灶及广受欢迎的新型防氟炉灶进行节煤、上火时间、热功效和防氟效果测试。结果新型防氟炉灶比原来敞式炉灶平均一次用煤量节约用煤3.73 kg,节约用煤52.3%;新型防氟炉灶平均上火时间为13.67 min(4~26 min);新型炉灶平均热效率为20.98%,比敞式炉灶提高了近1倍。使用新型防氟炉灶室内空气氟化物含量均低于行业标准要求(0.007 mg/m3)。结论本次测试的新型防氟炉灶均节约用煤、上火快、炊事热效率高、防氟效果好,能满足防制燃煤型氟中毒的需要,适合在病区推广。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综合防治干预基线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实施贵州省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防治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项目进行本底调查,并为制订项目实施细则提供依据。方法对村民炉灶使用情况进行逐户普查.同时抽查村民粮食干燥及食前淘洗情况;抽查成人和学生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结果在5个项目县的47个乡、362个村范围内调查了132761户农户炉灶使用情况.台灶拥有率为72~83%.台灶烟囱出屋率为1.67%,回风铁炉拥有率为36,38%,回风铁炉烟囱出屋率为70.01%.居厨分开率为46、25%。5个病区县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76.95%,362个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在30%以上.其中有66,85%的村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在90%以上。77,41%和78,92%的村民用敞煤火烘烤玉米、辣椒。有84、60%和76.55%的村民玉米、辣椒食前淘洗。学生和家庭户主防治地氟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44.20%和22.81%。结论项目实施地区是贵州省地氟病流行区,符合项目实施要求。在这些地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转变防病观念.并投入引导资金实施改良炉灶.将达到防治地氟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重点病区主要氟污染来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主要氟污染来源.方法 根据2000年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于2007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较显著(A类)和中等(B类)的病区各抽取4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每个乡抽取3个村,每个村抽取30户,入户调查煤和拌煤黏土的使用量及比例,同时采集主要生活饮水、煤、拌煤黏土样品进行含氟量测定.结果 8个病区县生活饮用水含氟量在0.01~0.50 mg/L,平均0.13 mg/L,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煤氟中位数为132.97 mg/kg,最低为23.62 mg/kg,最高达4269.19 mg/kg;黏土氟中位数为853.42 mg/kg,最低为53.93mg/kg,最高达4268.38 mg/kg;黏土氟是煤氟的6.4倍.煤对室内空气氟污染的贡献率平均为49.27%,其中有5个县的贡献率在50.00%以上,但有2个县拌煤黏土对室内空气氟污染的贡献率达到60.00%以上.结论 煤及拌煤黏土都是贵州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主要氟污染来源;在现阶段的防治工作中,必须坚持采取以改良炉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固氟效率高、燃烧效果好、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的型煤固氟配方,为进一步降低病区氟污染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模拟实验方法对A组配方(原煤70%、石灰10%、黏土20%)、B组配方(原煤70%、石灰岩15%、黏土15%)、C组配方(原煤65%、石灰20%、黏土15%)、D组配方(原煤70%、石灰岩15%、黏土15%)、E组配方(原煤65%、石灰岩20%、黏土15%)进行筛选,以F组配方(原煤70%、黏土30%)为对照;对筛选出的最佳配方进行现场验证。结果 D与F组发热量最高(分别为18.51、18.59 M J/kg),A、B、C组处于同一水平(分别为15.77、15.31、15.62 M J/kg);D组固氟率最高(83.07%),其次为B、C、A组(分别为61.38%、77.48%、74.62%),F组最低(47.27%);E组配方因石灰岩比例过高不能正常燃烧退出实验;D与F组配方生产的蜂窝型煤,用户均反映燃烧效果好,日均用煤量无显著差异(P0.10),市场核算售价均为0.3元/块,用户均能接受。结论以D组配方作为固氟剂,发热量最高、固氟效果最佳,且取材方便,加工成本与普通型煤一致。建议在氟病区规模实施改灶降氟工程时,同步推广该配方加工固氟蜂窝型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