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本科2000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病例,均符合Bastuji—Garin关于重症多形红斑的诊断依据。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5~49岁,平均28.5岁,病程3~15天。发病前10例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13例有明确用药史;3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病程中出现肝损害5例,其中3例表现为转氨酶升高,2例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球蛋白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清锌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影响,探讨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各期行PASI评分;银屑病患者各期和对照组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SOD。结果:银屑病患者各期血清锌和SO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银屑病患者各期SOD与PASI评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锌与SOD呈负相关(P<0.01),但对照组血清锌与SOD呈负相关(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着血清锌和SOD的降低;缺锌是银屑病患者SOD降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人的身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占人体重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可从多方面参与机体的调节.目前许多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着微量元素的异常,文中从锌、铜、锰、铁、硒等方面分析微量元素与银屑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雷田兵  罗模桂  刘官智 《四川医学》2019,40(11):1096-1099
目的检测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和CXCL16的表达及其与VIDA积分的关系,并探索CXCL10、CXCL16与非节段型白癜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白癜风组外周血清CXCL10、CXCLl6含量,同时记录白癜风组每位患者的VIDA积分。结果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XCL10、CXCL16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CXCL10与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VIDA积分成正相关(P<0. 05),CXCL16与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VIDA积分成正相关(P<0. 05)。结论 CXCL10、CXCL16可能可以作为监测非节段型白癜风病情活动的指标,有可能作为未来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靶点。  相似文献   
5.
<正>腋臭亦称"狐臭",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目前临床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1-2],外涂药物、激光、皮下注射等治疗措施容易复发;传统手术切除方法因局部留有较大瘢痕不易被患者接受;微创手术治疗成为腋臭治疗的新方向。我科开展小切口加皮下搔刮、小切口加皮下修剪联合搔刮治疗腋臭患者,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腋臭患者,其中男34例,女76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泛发性体癣与体(股)癣患者致病因素的不同。方法:收集我科37例泛发性体癣患者及35例局限性体(股)癣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泛发性体癣患者的平均病程(584.92±132.52)天,共鉴定出四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毛癣菌),32例患者有使用糖皮质激素史,14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局限性体(股)癣患者35例,平均病程(67.37±14.54)天,共鉴定出三种皮肤癣菌(红色毛癣菌,趾间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5例有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史,3例患者患有基础疾病。两组患者在病程、糖皮质激素使用及基础疾病因素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肤癣菌种无差异。结论: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及基础疾病可能为泛发性体癣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腋臭是指腋窝部汗腺分泌的特殊臭味,亦称"狐臭"。是大汗腺排泄的汗液受到以葡萄球菌为主的细菌分解,产生不饱和脂肪酸所致。严重影响患者的人际交往,给患者社交和集体活动带来诸多不便,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难言之隐,常会造成精神负担。临床上治疗腋臭的方法较多,外涂药物、激光、皮下注射等治疗容易复发;传统手术切除方法,因局部留有较大瘢痕不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微创手术治疗成为腋臭治疗的新方向。我科自2009年9月-2013年5月开展了小切口加皮下掻刮、小切口加皮下修剪联合掻刮治疗腋臭病人110例,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雷田兵  罗模桂  刘官智 《海南医学》2016,(13):2118-2120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13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维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选取同期健康受检者65例作为正常健康组,采用ELISA方法对三组受试者的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及IL-17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60/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5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IFN-γ、IL-4及IL-17明显高于正常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IFN-γ和IL-17水平分别为(40.64±15.92) pg/mL和(66.45±15.16) pg/m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1.21±15.47) pg/mL和(103.42±13.62) pg/mL,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79.52±16.67) pg/mL和(80.72±17.41)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周血IL-4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69%(18/65),对照组为29.23%(19/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显著,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外周血相关因子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光动力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60例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以光动力联合粉刺挤压术,对照组行一般药物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第2、4、8周进行疗效判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6.67%和33.33%,治疗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6.67%,2、4周比较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后8周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3.33%,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光动力联合粉刺挤压术治疗中重度痤疮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展期、稳定期、消退期血清锌与银屑病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明银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0例银屑病患者各期行PASI评分,对银屑病患者各期和对照组用原子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锌值.结果:银屑病患者在病程中血请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银屑病患者血清锌与PASI评分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得:进展期R=0.641、稳定期R=0.749、消退期R=0.717,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锌较正常人显著降低;锌与PASI评分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