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动态变化,增加感染临测工作的透明度,为制定有效地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病例调查的方式,对2009年10月14 日、2010年5月27日及2011年7月21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将调查结果录入分析.结果 3次调查平均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19%,平均例次感染率为3.28%,发生医院感染现患率前5位的科室是ICU、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及血液风湿科;医院感染主要分布在下呼吸道;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25.59%,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使用抗菌药物病原学培养送检率平均54.74%,共检出病原菌66株,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3次现患率调查,阐明了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及发展动态,发现了医院感染高危科室和感染主要部位,对于今后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监督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特点,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59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痰培养的结果.结果 在5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72.97%),革兰阳性菌13株(17.57%),真菌7株(9.46%).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6.22%)、肺炎克雷伯菌(14.86%)、铜绿假单胞菌(10.81%)、嗜麦芽假单胞菌(10.81%)、金黄色葡萄球菌(9.46%).结论 在本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因此,提倡严密动态监测VAP病原菌,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来源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方法:选取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AD病例,收集病人尿液,分离出尿路上皮细胞,对所得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利用电转染的方法将带有Oct4、Sox2、Klf4和SV40LT的质粒导入原代细胞内,将其重编程为i PS细胞。随后利用双向抑制Smad通路的方式继续诱导其神经分化。结果:AD病人尿液来源的细胞(以下称为尿液细胞)均成功诱导成i PS细胞,其诱导效率与正常人来源的细胞无明显差异。且病人的i PS细胞可成功分化为神经细胞,分化效率亦与正常人来源细胞相近。结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来源的尿液细胞可重编程为i PS细胞,所得到的i PS细胞可成功分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以及神经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对我院确诊VAP患者进行研究,了解VAP病原菌特点,探讨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统计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VAP患者59例,平均年龄65岁,基础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采集废标本进行培养并做菌株鉴定.按照卫生部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  相似文献   
5.
姜黄的组成包括类姜黄素和姜黄油(包括a-姜黄酮和α-β姜黄酮),其中有效成分主要为类姜黄素,它是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demethoxycurcumin,DMC)和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isdemethoxycurcumin,BDMC)的复合物.商品化的类姜黄素构成为:约77%的姜黄素、17%的DMC、3%的BDMC [1].临床研究表明,姜黄素有助于改善老年人 [2]及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 [3]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乌灵胶囊组予以乌灵胶囊饭后口服,每次3粒,3次/日;黛力新组予以黛力新,1片/次,每日早、中午各1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0 d、40 d、60 d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结果:乌灵胶囊组与黛力新组HAMA评分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7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乌灵胶囊组与黛力新组的TESS分别为(3.2±1.2)分、(6.4±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灵胶囊治疗焦虑症疗效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目前仍未有理想的研究模型,这使得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将利用非侵袭性方法收集的尿道上皮细胞重编程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从而构建AD疾病研究模型。方法:本研究选取3名男性AD患者作为实验组和2名正常男性作为对照者组,通过分离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尿道上皮细胞,并将其重编程成为iPSC,利用碱性磷酸酶染色、RT-qPCR及畸胎瘤形成实验等验证其干细胞特性。随后将iPSC定向神经分化成为神经细胞,采用ELISA方法验证AD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同时,将BACE1基因在iPSC细胞系中过表达,采用ELISA方法验证AD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上实验每组研究对象均进行2~3次重复实验。结果:尿道上皮细胞被成功地重编程成iPSC,且具有分化为三种不同胚层来源组织的多能性。定向分化患者来源的神经细胞分泌AD标志物的水平与正常对照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过表达BACE1后的iPSC细胞系和分化的神经细胞,AD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说明该细胞系作为AD模型的可行性。结论:本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菌药物应用方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9年12月98例V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治疗,B组50例使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VAP患者感染控制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2周后,A组44例痰培养转阴,42例临床治愈,B组38例痰培养转阴,34例临床治愈,A组2周痰培养转阴率、2周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A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的有20例,19例痰培养转阴,17例临床治愈,1例复发;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的有28例,26例痰培养转阴,26例临床治愈;B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的有19例,15例痰培养转阴,13例临床治愈;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d的有31例,26例痰培养转阴,24例临床治愈,1例复发,1例死亡,两组痰培养转阴率、临床治愈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时间相同,使用一联抗菌药物的患者感染控制情况比使用二联抗菌药物的患者较好;同一治疗组中,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越长,患者感染控制情况并非越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特点,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及有效防治VAP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宁德市医院确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59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痰培养的结果。结果在5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7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4株(72.97%),革兰阳性菌13株(17.57%),真菌7株(9.46%)。前5位病原菌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6.22%)、肺炎克雷伯菌(14.86%)、铜绿假单胞菌(10.81%)、嗜麦芽假单胞菌(10.81%)、金黄色葡萄球菌(9.46%)。结论在宁德市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革兰阳性菌和真菌感染亦不容忽视。因此,提倡严密动态监测VAP病原菌,积极治疗原发病,尽量缩短使用呼吸机的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以达到有效控制VAP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123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医院感染发生原因.结果 123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中有26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13%;好发于老年患者;泌尿道、呼吸系统以及胃肠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其感染因素与抗菌药物应用不规范、患者本身免疫抵抗力下降、医护人员未意识到医院感染预防的重要性、侵入性操作增加等有关.结论 重症监护室患者具有较高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应高度重视老年患者,强化护理干预泌尿道、胃肠道以及呼吸系统,合理规范用药,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