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匹维溴铵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60例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应用黛力新联合匹维溴铵口服,对照组单用匹维溴铵口服,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黛力新联合匹维溴胺口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可靠,方法简便,患者依从性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三种方法在GER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因烧心、反酸等症状就诊于消化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镜组、24 h食管pH值监测组及GERD Q评分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 Q问卷评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组40例患者中病理性反流者19例,生理性反流者5例,GERD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镜组及GERD Q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组与GERD Q评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食道pH值监测可以对食管内反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GERD的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的反流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晋城矿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对1885例消化门诊患者及体检者Hp感染进行检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Hp总的感染率59.89%,其中男性感染率61.0%,女性感染率58.3%,男性略高于女性。其中〈16岁感染率最低,达51.0%,31岁一年龄阶段感染率最高,达61.1%;从Hp感染的严重程度分析,男性轻中度感染高于女性,而重度感染女性占12.05%,是男性患者的近4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Hp感染季节性分析比较,10-12月份感染率最高,达73.45%,而4-6月份最低,达45.58%(P〈0.05),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季节性及DPM值是幽门螺旋杆菌的重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晋城矿区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感染较为普遍。^14C-UBT检测仪依靠其简便、安全、快捷、准确等特性,能极大提高大众对Hp感染的认识水平,减少Hp相关性疾病发生,从而提高本地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GerdQ量表在矿区人群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烧心等反流症状就诊的矿区GERD患者122例,均完成内镜检查、24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Q量表,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GERD组(88例)和非GERD组(34例),糜烂性食管炎(RE)组(65例)和非糜烂性GERD(NERD)组(23例),酸暴露组(79例)和非酸暴露组(43例),观察GerdQ评分和酸暴露之间的相关性.以内镜检查、24 h食管pH值监测任一阳性为金标准,根据GerdQ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GERD组的GerdQ评分[(10.3±2.6)分]高于非GERD组[(4.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5,P<0.01).GerdQ评分与24 h食管动态pH值监测有很好的相关性,酸暴露组患者的GerdQ评分[(11.0±3.3)分]亦高于非酸暴露组[(6.7±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102,P <0.01).RE组与NERD组的Gerd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51,P>0.05).以GerdQ评分取诊断临界值为9分时,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6.0%,ROC曲线下面积为0.905,面积的标准误为0.035,P<0.05,95%置信区间为0.836~ 0.973.结论 GerdQ量表为适合矿区人群GERD初步诊断的客观、可行的诊疗工具.  相似文献   
5.
6.
雷俊梅 《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2):924-92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疗效欠佳。为寻求更有效方法,于2003年1月-2006年6月用多潘立酮片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常规方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失败者4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5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治疗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5%,治疗组有效率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脂肪肝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腹膜炎(SBP)足指腹腔内无明确感染源,多在腹水形成的基础上发生的细菌感染。多见于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炎后活动性肝硬化和亚急性重型或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生原因为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肠道屏障内功能减退,腹腔内细菌跨膜易位感染,肝脏库普弗细胞吞噬清除细菌能力减退及菌血症等。SBP是一种严重感染,尽快控制SBP对肝硬化失代偿的治疗与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我院胃镜室1989年1月~2001年8月30日共进行胃镜检查10 752例,诊断为胃恶性病变的1 129例,其中有恶性淋巴瘤9例,1120例为胃癌,本文重点分析胃癌的发病情况,以便加深对本地胃癌的认识,从而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以便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揭示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黏膜中Topo-Ⅱ、GST-π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Topo-Ⅱ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1/20)、100 %(30/30)、96.7%(29/30)、87.5%(35/40),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12/20)、83.3 %(24/30)、96.7%(29/30)、100.0%(40/40),Topo-Ⅱ、GST-π在正常组织与胃癌高、中、低不同分化程度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Topo-Ⅱ、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均无关(均P> 0.05);Topo-Ⅱ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的增多,Topo-Ⅱ表达降低;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转移越多、肿瘤直径越大,GST-π表达越高.GST-π与Topo-Ⅱ负相关(P<0.01).结论 胃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GST-π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