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脑网络的调控作用.方法:将30例a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真刺激组)15例和rTMS假刺激组(假刺激组)15例.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测试,采集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MRI),同时真刺激组采集其静息态功能磁共震成像(fMRI)数据;磁刺激参数:刺激部位为左侧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强度为RMT的90%,频率为15 Hz,每日20个序列,间隔时间25 s,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rTMS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量表测试,采集真刺激组fMRI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oCA、CMS测试结果;分析以左侧dlPFC为感兴趣区域(ROI)的功能性连接情况.结果:①rTMS对aMCI的认知能力有改善作用;②真刺激组治疗后右侧额中、左侧三角部额下回、双侧丘脑等多个脑区与左侧dlPFC功能性连接增强,右侧补充运动区等脑区连接降低.结论:高频rT-MS对aMCI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DMN)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发病率迅速攀升。如何识别 AD的早期症状,以达到预防、减缓甚至逆转痴呆的脑功能损害成为近年关注的热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是正常老化过程与老年性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M CI向AD的转化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以记忆力减退为主的遗忘型轻度认识功能障碍(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MCI)较易发展为AD。本文对aMCI的研究及干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颈部彩超证实存在颈部动脉斑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6例,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口服,比较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部动脉中膜厚度(IMT)的变化,记录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OxLDL、hs-CRP、IM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OxLDL、hs-CRP、IM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可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OxLDL和hs-CRP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逆转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选择2021-01/2022-08月作者医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例272例为模型组;选择同期某医院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病例112例为验证组。收集可能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在完成溶栓治疗后3个月内出现认知功能衰退或进行性认知功能损害则认为是出现了血管性痴呆。根据有无出现血管性痴呆将模型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以LASSO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与非血管性痴呆组患者吸烟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简称冠心病史)、高血压病史、血糖、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l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cyte ratio, PLR)、脂蛋白、D-二聚体、责任大血管狭窄程度、溶栓获益、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对脑网络的调控作用。方法30例aMCI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真刺激组)15例、rTMS假刺激组(假刺激组)15例。两组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记忆量表(CMS)测试,假刺激组采集结构性磁共振成像(sMRI),同时真刺激组采集静息态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数据;磁刺激参数:刺激部位:左侧额叶背外侧皮质(dlPFC),强度:静息态动远阈值(RMT)的90%,频率:15 Hz,每日20个序列,间隔时间25 s,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rTMS治疗结束后再次进行量表测试,采集真刺激组fMRI数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MoC A、CMS测试结果;分析长程功能连接密度连接性。结果rTMS对aMCI的认知能力有改善作用;真刺激组治疗后双侧小脑、右侧顶上回、右侧楔前叶等脑区功能性连接增强,双侧角回、后扣带回等脑区连接降低。结论高频rTMS对aMCI患者的默认模式网络(DMN)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