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后首次发生或首次诊断的糖尿病,是围产期常见并发症。研究发现,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ex homlone binding globulin,SHBG)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Ⅲ)相关的一组物质,胰岛素是SHBG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SHBG水平降低是Ⅲ的一个标志。作者通过比较GDM患者与正常孕妇的SHBG水平、血糖、胰岛素抵抗及其新生儿脐血的SHBG水平、血糖、IR、新生儿体重等指标,探讨GDM患者SHBG水平与IR的关系,研究GDM患者的新生儿脐血变化规律及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监测细菌性尿路感染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浓度,并与临床上C-反应蛋白(CRP)浓度相对比,探讨PCT检测在细菌性尿路感染时的临床诊断价值。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83例(男12,女71);年龄(38±15.5)岁。采集所有尿路感染患者的血清或血浆标本,检验并记录PCT和CRP值。83例尿路感染患者均采集血清或血浆标本,细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在门诊抗生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指导作用。方法106例CAP患者随机分为PCT监测组5l例和对照组55例。PCT组:治疗期间监测血清PCT浓度,并根据其水平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对照组:按照我国CAP治疗指南决定抗生素应用方案。结果PCT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CT组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费用、使用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T组患者肺炎严重程度评分与血清PCT水平存正相关。结论血清PCT监测用于指导门诊治疗CAP,可以显著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和剂量,缩短抗生素使用疗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中,广泛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实验中发现,结果大于试剂盒中最大标准品的高浓度样本血清,经过不同倍数稀释后,所得出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就此,对因实验中不同稀释倍数而导致的误差,已做了一些探讨[1],以校正误差,使结果符合真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160例停经≤49天的早孕妇女,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含珠停)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完全流产率达95.6%,不全流产率1.9%,失败率2.5%。结果表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流产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糖尿病肾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清洁中段尿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出89株病原菌,8例复合真菌双重感染占6.9%;革兰阴性菌65株占73%,革兰阳性菌16株占18.0%,真菌8株占9.0%,分布最多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8.2%、不动杆菌占16.8%、铜绿假单胞菌占13.4%和表皮葡萄球菌占5.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敏感性高.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易并发泌尿系统感染,且病原菌耐药性高,加强病原菌耐药监测,有助于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7.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积极的感觉刺激 ,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活动。早期干预 :顾名思义就是早期进行“干涉活动” ,使小儿的智能有所提高 ,新生儿时期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进行对小儿的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以及运动刺激 ,达到合理有效地促进小儿的智能发肓 ,使有高危因素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 ,试图赶上正常儿童生长发肓。  如何将早期干预合理地运用到早产儿护理中去呢 ?首先 ,根据他们身心发育成熟的情况有效地进行干预。  早产儿觉醒时间很短 ,在短暂的觉醒状态时 ,他们喜欢听人唱歌、听…  相似文献   
8.
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海马Doublecort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大鼠海马齿状回(DG)新生神经元数量变化以及Doublecortin(DCX)在海马组织中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复合应激组和正常对照组.复合应激组动物每天交替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达6周.实验结束后,所有动物分别进行3d的Morris水迷宫测试,记录其学习和记忆成绩.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海马DG新生神经元数量的变化,同时运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DCX在海马的表达及其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复合应激组动物的学习与记忆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其海马DG新生神经元数明显增多(P<0.05);海马DCX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海马DCX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 慢性复合应激致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增强,海马DG内DCX阳性细胞数增多,提示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是导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贫血是我国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中小学生中重度的贫血已较少见,但是我国缺铁性贫血问题远还未达到可高枕无忧的程度[1]。有研究表明,即使是无表面症状的"边缘性贫血",也对儿童少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P2对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增强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和海马内非受体酪氨酸激酶(Fyn)、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Trk酪氨酸激酶B(TrkB)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将成年雄性大鼠22只,随机分为三组:即慢性复合应激组(对照组)、慢性复合应激+注射盐水组(盐水组)和慢性复合应激+注射PP2组(PP2组)。全部动物暴露于复合应激原中6周后,盐水组和PP2组动物分别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或PP2(1次/d,共11d)。实验结束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成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yn、BDNF和TrkB在海马内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和盐水组相比,PP2组动物的学习与记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海马内Fyn和BDNF蛋白阳性表达减弱(P<0.05);但3组动物海马内TrkB的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侧脑室注射PP2可抑制大鼠慢性复合应激性学习记忆能力的增强作用,下调Fyn和BDNF在海马内的表达;提示Fyn和BDNF/TrkB信号转导途径在慢性复合应激增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