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在听觉刺激诱发脑神经活动时的脑氧合代谢和脑血流量的改变。 方法1998~2003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选择窒息新生儿34例为窒息组,健康新生儿40名为对照组。使用近红外光谱仪,观察听觉刺激试验诱发的脑氧合血红蛋白\[Hb O2\]、还原血红蛋白\[Hb H\]和总血红蛋白\[Hb tot\]浓度的变化,并比较两组脑氧合代谢和脑血流量的改变。根据\[Hb O2\]、\[Hb H\]和\[Hb tot\]不同的变化,将氧合代谢曲线分为A(\[Hb O2\]、\[Hb H\]和\[Hb tot\]均增加); B(\[Hb O2\]和\[Hb tot\]增加,\[Hb H\]降低);C(\[Hb O2\]和\[Hb tot\]降低,\[Hb H\]增加)3种曲线类型。 结果窒息组中25例(25/34、73.5%)显示C型变化,对照组中28例(28/40、70.0%)显示A型变化,两组中A、C两型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Hb O2\]和\[Hb tot\]数值变化幅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窒息新生儿听觉刺激诱发相应皮层的神经活动时,显示局部脑血流量下降、氧合代谢降低,重度窒息儿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40例新生儿腹泻的病因探讨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泻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40例住院的新生儿腹泻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分类,探讨治疗对策。结果:40例新生儿腹泻病中,喂养不当占40%,应用抗生素过程中发生腹泻占25%。其它原因引起的腹泻占35%。采用综合治疗,合理喂养,口服肠粘膜保护剂及微生态调节剂,尽早使用口服补液盐等治疗后40例新生儿腹泻病全部痊愈。结论:喂养不当和运用抗生素是发生新生儿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提倡早期使用口服补液盐和口服微生态调节剂及肠粘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10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门诊2539例食用可疑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小儿泌尿系统筛查情况.筛查项目包括尿常规和泌尿系超声检查.对确诊因食用受污染配方奶粉致泌尿系结石的患儿行血尿素氮、肌酐检测.分析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2539例接受筛查的小儿中结果异常者54例.其中21例患儿初步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结石6例,左肾结石8例.右肾结石7例,其中2例合并单侧肾盂积水和肾盂扩张.21例肾结石患儿血尿素氮、肌酐均正常.结论:食用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可以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超声检查对诊断、鉴别诊断三聚氰胺相关泌尿系结石十分重要.对较小结石、无尿路梗阻和临床症状者.无需特殊干预,可定期随诊;对较大结石、有短期部分尿路梗阻者多首选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鹿胎膏在辅助生殖技术超促排卵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确定其在助孕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鹿胎膏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在体外受精(IVF/ICSI)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常规超促排卵方案基础上应用,并与单纯常规方案组比较,将达菲林(GnRHa)(先灵)、果纳芬(rFSH)(雪兰诺)、尿促性素(HMG)(丽珠)的用量;HCG目的血雌二醇(E2)值、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日血孕酮(P)值、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克罗米芬(CC)用量、成熟卵泡数及孕早期流产率等指标进行对照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体外受精时,辅助应用鹿胎膏组的孕早期流产率明显低于未用鹿胎膏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UI时加用鹿胎膏组孕早期流产率的绝对值较低,但无统计学意义。其他项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结果说明,鹿胎膏在不孕症治疗中的作用环节主要是在维持妊娠过程。该结果提示我们,如果将鹿胎膏应用于复发性早孕期流产病人,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10例孕妇及其所生婴儿的调查证明:孕妇血清钙离子浓度自妊娠早期开始下降,有些病例降至正常值以下。母血钙低于正常的现象出现越早,所生婴儿出现佝偻病的时间也越早;母亲妊娠时血钙低于正常者婴儿易患佝偻病。  相似文献   
6.
在葡萄胎病例中,胎盘绒毛全部变为葡萄胎组织,无胚胎或胎囊的完全性葡萄胎最为多见。而只有部分绒毛发生变性,并且可见有胚胎或胎囊的部分性萄葡胎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治疗的1例妊娠足月,伴有部分性葡萄胎的病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陈××,女,26岁,住院号87551,1987年2月31日因闭经38周,阵发性腹痛34小时,破水30小时,阴道多量流血2次急诊入院。其闭经40天始,曾有较重的恶心、呕吐,闭经2个月时,无其他明显诱因阴道流血1次,量约300ml,未经诊治,自然止  相似文献   
7.
微量胆红素监测母乳性黄疸2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母乳性黄疸血胆红素的变化特点,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5年3月~1996年10月母乳性黄疸患儿22例,进行微量胆红素(MB)动态监测和出院随访。结果:黄疸出现时间为生后2d~4d,MB20513μmol/L~42662μmol/L、>20513μmol/L者占64%(14/22),黄疸高峰时间在3d~31d,持续时间17d~76d。结论:母乳性黄疸的血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而且黄疸高峰时间出现晚,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提示血胆红素浓度监测可以早期发现由于母乳喂养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利尿药常用于治疗水肿。但是,人们对给利尿药后体液中浓度却很少注意。使用洋地黄、抗癫痫药时监测血中浓度几乎已成为常规。而利尿药,例如速尿给予过多可增强肾毒性物质的毒性,所以医师必须力图用最小剂量取得最大效果。今后要测定各种利尿药在体液中的浓度,监测其体内药物动力学状态,做到合理用药。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常用治疗水肿药物:(1)噻嗪类药物(双氢克尿噻),(2)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血红蛋白(Hb)水平进行1年的动态监测,为早产儿贫血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以胎龄是否满34周为界分为早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门诊随访1年。对两组早产儿Hh值和贫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早产儿Hb水平都是在生后1.5个月降至最低值(分别为99.7±16.9g/L和108.0±18.0g/L),之后晚期早产儿组持续上升,而早期早产儿组在3个月时出现第二次下降(97.2±22.5g/L)。(2)两组早产儿的Hb平均值在生后1.5、2、3、4个月龄时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生后2、3、4、6个月龄时的贫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5)。结论早期早产儿贫血持续时间可长达3—4个月;应该重视早产儿1岁以内贫血的随访。  相似文献   
10.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不同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不同胎龄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胎龄28~39周,出生体质量760~3 240 g,经PS治疗的RDS患儿67例.早期组:胎龄28~30周的早期早产儿18例;中期组:胎龄31~33周的中期早产儿28例;晚期组:胎龄34周以上的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21例.比较3组PS治疗时RDS的重症程度、PS开始使用时间、第1次使用剂量、总剂量、重复使用例数、氧疗时间、最高吸氧体积分数(FiO2)、机械通气时间等指标.结果 PS治疗时早期组和中期组轻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晚期组(Pa<0.05).中期组和晚期组重度RDS例数明显多于早期组(Pa<0.05),PS开始使用时间晚期组明显晚于早、中期组(Pa<0.05).第1次使用剂量早期组明显多于中、晚期组(Pa<0.05).使用总剂量和重复使用例数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a>0.05).机械通气时间早、晚期组明显多于中期组(P=0.040);最高FiO2以晚期组最高(P=0.006).结论 早期早产儿RDS病情轻、开始PS治疗时间早、剂量足,但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病情危重、开始PS治疗时间晚、剂量不足、需氧疗和机械通气时间长.对晚期早产儿和足月儿RDS治疗应尽早、足量使用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