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眼科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分析和探讨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结膜乳头状瘤,其中3例还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呈巢状或团块状浸润性生长,提示癌变。对23例患者均进行术后随访,时间为2~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6±1.6)年,无1例失访。在行羊膜移植的21例患者中,76.2%(16/21)在羊膜术后4周内吸收,14.3%(3/21)在第5周吸收,9.5%(2/21)在第6周吸收。术后矫正视力>1.0有7例,0.3~1.0有15例,<0.3有1例。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复发。21.7%(5/23)的患者出现角膜周边混浊,主要因病变组织范围较大,从角巩缘长入角膜周边浅基质层间,组织修复后可见角膜周边混浊,但不影响视力。4.3%(1/23)的患者在外眦角附近出现轻度睑球粘连,系结膜缝线过早脱落所致,对眼球视功能、运动和外观无影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无蒂型结膜乳头状瘤有癌变倾向,显微手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岁。该患者自述双眼上睑外上方肿物1年余。略感不适,无溢泪、上睑下垂及视力下降等现象。曾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及激素等治疗,均时轻时重,未能痊愈。故于2003年9月7日入我院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饮食及二便正常,睡眠欠佳。否认结核、肺炎等传染病史,全身检查及辅助检查均正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0。双眼上睑外上方均可见一蚕豆大小的肿物,质中,界清,活动度好,无触痛及波动感,皮肤颜色及温度均正常。眼睑无下垂,眼位正,眼球活动自如,无充血及分泌物。前节及眼底均正常。诊断:双眼慢性泪腺炎。  相似文献   
3.
陈锦昌  李由  蒋峰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46-746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8月~2004年8月23例23眼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50~67岁,平均56岁。矫正视力:>1.0者7例,0.3~1.0者15例,<0.3者1例。均发现眼部肿物,眼部有异物感、发红、偶有畏光等,多呈淡灰红色或肉红色隆起,表面光滑,呈扁平状,血供丰富。病程15d~2a。23例均发生于角巩膜缘附近结膜并向角膜侵犯。1.2手术方法2例较小的肿瘤行手术显微镜下单纯肿物切除术,21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物切除 羊膜移植术。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严格避免器械直接接触肿瘤。常规消毒后,采用0.5%利多卡因 0.75%布比卡因 少量透明质酸酶的混合液5…  相似文献   
4.
修复眶内侧壁骨折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鼻侧结膜入路修复眶内侧壁骨折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52例(52眼)眶内侧壁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单纯内壁、复合内壁和下壁骨折的类型。结果所有修复手术均一次成功,随访6-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34眼未出现眼球内陷,16眼眼球内陷程度在0.5-1.0 mm之间,2眼眼球内陷程度达1.5 mm,术后未出现有临床意义的眼球内陷(内陷程度≥2 mm)者。术后只有6眼视近时有复视,46眼(88.46%)无复视。结论经鼻侧结膜入路为修复单纯的眼眶内侧壁骨折提供了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如果合并下侧壁骨折可经下结膜入路,可成功完成复合的眶内壁、下壁骨折的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204眼)检眼镜下未确诊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后,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证实46例(92眼)为早期DR,病变主要包括微血管瘤、毛细血管荧光渗漏、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黄斑水肿以及毛细血管扩张.结论 对DR患者采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能提高诊断率,并及早发现早期DR.  相似文献   
6.
人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本组36例(39眼)。鼻泪管阻塞11眼,慢性泪囊炎28眼。应用人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结果随访半年至1年,治愈29眼(74.36%),好转7眼(17.95%),无效3眼(7.69%),总有效率92.31%。结论人工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和鼻泪管阻塞,疗效可靠,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多种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新生儿泪囊炎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500例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结果500例新生儿随诊1个月,随访6个月,无一例患病。结论早期护理对新生儿泪囊炎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与眼压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迄今为止血液透析与眼压变化的相互关系尚未明确,对于血透与眼压变化的研究尚少,既往研究观点各异,结论也不一致。本文复习了关于血液透析期间眼压改变的相关文献,发现在有青光眼病史、窄房角或者房水流出障碍的血透患者中,透析后出现眼压升高的几率大大高于眼部正常的血液透析患者,对这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严格的眼科检查是必要的。要明确血液透析与眼压变化的关系,还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Ⅰ型(HTLV-1)感染比较少见,主要流行于日本、加勒比海地区、中非和南美洲。已知感染者主要眼部表现包括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患者的眼部恶性浸润、视网膜变性、眼部神经病变,HTLV-1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患者的干燥性角结膜炎及HTLV-1葡萄膜炎(HU)等。HTLV-1相关性眼部病变的范围正在扩大,病程中可能出现免疫调节失常引起的眼部病变或眼部肿瘤,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在不同人群中HTLV-1患者的眼部表现起一定作用。本文就HTLV-1相关眼部表现及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内侧结膜入路修复眶内侧壁骨折的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200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42例(42眼)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单纯内壁、复合内壁和下壁骨折的类型。男30例,女12例,年龄15~56岁,平均30岁。术后眼眶内陷程度≤2mm,以无复视作为修复成功的标准。结果 所有修复手术均一次成功,随访5~24个月(平均9.2个月),术后24眼未出现眼球内陷,16眼眼球内陷程度在0.5~1.0mm之间,2眼眼球内陷程度达1.5mm,术后未有临床意义的眼球内陷程度≥2mm者出现。术后只有4眼视近时有复视,38眼(90.48%)无复视。结论 经内侧结膜入路为修复单纯的眼眶内侧壁骨折提供了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如果合并下侧壁骨折可经下结膜入路,可成功完成复合的内侧、下侧眼眶壁骨折的手术修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