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7篇
临床医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染综合征(sepsis或sepsis syndrome)的定义是感染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它可视为一种基本的病理过程或独立的疾病诊断名,具有动态、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疾病轻重度的跨度大,临床表现多样、多变、个体差异大,诊断存在概率性(probability)[1]。由于缺乏“金标准”,诊断可分为确诊、临床诊断和可疑诊断。感染综合征这一整体疾病概念,打破了传统临床分科和以解剖器官、系统为专科基础的疾病分类概念,使许多疑难病得以早诊断、早治疗。但是仅仅停留在此诊断水平显然不够,应尽力找出其临床上已认识或可认识的临床综合征(尤其是感染性疾…  相似文献   
2.
休克患儿血乳酸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休克患儿血乳酸的变化与休克严重度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2 0 0 2年 8月~ 2 0 0 3年 7月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PICU)的休克患儿 4 4例分为 3组 :存活组 (2 2例 ) ,休克死亡组 (18例 )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死亡组 (4例 )。入院时 ,入院 2 4、4 8h分别测定血乳酸浓度和血气分析 ,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病情危重度评分。结果 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 ,初次血乳酸水平有显著差异 (t=- 3.2 13 P <0 .0 5 ) ,治疗 2 4~ 4 8h存活组血乳酸恢复正常 ,而死亡组仍持续升高直至死亡。血乳酸水平与 pH有明显相关性(r =0 .719 P <0 .0 5 ) ,血乳酸与动脉氧分压之间无直接关系。结论 血乳酸水平的高低和持续时间直接反映患儿休克的严重程度 ,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急性弥散性肺部疾病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急性起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影像学显示肺部弥散性病变的病例逐渐增多。此类疾病有免疫机制参与,起病急,常有呛咳,呼吸急促、困难,伴中度发热,肺存在广泛细湿音和其他干湿音,胸部X线和CT显示广泛肺间质、实质或气道异常病变。这些病例的原发病诊断困难,缺乏客观的金标准,有些病因不明,教科书和文献对疾病归类也存在分歧。按其临床表现也符合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诊断标准,但未存在严重感染和ARDS发病高危因素。此类病例是否诊断为ALI/ARDS…  相似文献   
4.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肺损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二例耿荣陈贤楠何晓琥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肺部损害发生率约为39%~89%,以胸膜和肺间质病变为主,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较少见。现报道2例。例1女,7岁,间断发热、四肢关节疼伴皮疹1年半,呼吸困...  相似文献   
5.
Glasgow评分是估计病人神经系统受损、昏迷深度与持续时间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作为危重病人常规监护内容,定时在护理观察表中进行记录。在国内,尤其是儿科临床尚未普遍应用。1995年5月召开的中华儿科急诊学组年会拟定了新的“小儿危重病人评分法”及“小儿系统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标准中规定Glasgow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简称GCS)≤7和瞳孔固定散大为神经系统功能衰竭。我们在1995年6月~11月之间对21例昏迷病人进行改良GCS评分,并同时进行危重病(简称PRISM评分)和昏迷四期评分,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95年6月~11月收治至我院PICU的昏迷病人(不包括危重病人伴轻度神志改变者)21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下吸入12 %氧气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及稳定性 ,将动物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 ,在HFO下给大鼠吸入12 %氧气 ,连续观察肺动脉压(PAP)的变化 ,并测定吸12 %氧气后5min、10min、15min、30min和40min各时间点PAP值 ,观察基础和吸12 %氧气后血液气体交换情况 ,结果显示 :进入实验组的18只大鼠均在30min内达到低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吸入低氧15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90 ,P<0.05) ;心率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32 ,P>0.05) ;PaCO2 和肺内动静脉分流 (Qs/Qt)差异均无显著性 (分别t=0.25 ,t=0.70 ,P>0.05)。提示HFO下吸入12 %氧30min可建立稳定的急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病脑)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国外年发病率167~195/10万儿童〔1〕。病脑患儿危重状态包括严重脑水肿、脑疝形成、呼吸衰竭和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导致死亡的原因。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院儿科危重症监护病房(P...  相似文献   
8.
1 病案摘要 男 ,4岁 ,以咳喘 5个月 ,加重 1个月为主诉于 2 0 0 3年 11月 5日入院。以高热、咳嗽、流涕、皮疹起病 ,当地医院诊为“麻疹肺炎”住院治疗 2周好转后出院。1周后咳嗽 ,喘憋加重 ,先后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和省胸科医院、儿童医院。曾诊为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麻疹后肺炎、肺间质纤维化。经多种抗生素、氨茶碱和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 (共口服 4 2片强的松 ) ,喘乐宁吸入等 ,共住院 4周余 ,咳喘缓解。 1个月前家长自行停药 ,病情反复 ,活动后喘息加重来我院就诊。入院查体 :体温 37 1℃ ,呼吸 35次 min ,脉搏 15 5次 min ,体重 1…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PICU中25例危重患儿行高频通气(HFV)32例次(占同期机械通气病人的18.6%)。其中混合高频通气(CHFV)6例次,高频喷射通气(HFJV)10例次,高频正压通气(HFPPV)2例次,经鼻塞高频喷射给氧14例次。年龄范围:1天~10岁,主要原发病:重症肺炎伴呼衰、心衰,心肺复苏后,重症支气管哮喘,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经鼻气管内插管为高频通气主要途经。应用结果显示:经鼻塞高频给氧与普通给氧(口罩或头罩)相比,PaO_2和PaO_2/Fio2值明显上升(P<0.01),PaCO_2和PH无明显变化(P>0.05),混合高频通气组均无CO_2潴留,并提示其所需平均气道压(Paw)和吸气峰压值(PIP)较单纯常频通气时为低。本文对高频通气适应症、高频呼吸器参数的调节略加讨论。并指出:CO_2潴留和呼吸道湿化不足仍是高频喷射通气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可采取与常频通气交替使用,注意调节驱动力和频率等参数和加强气道管理等方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DVT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儿应用股静脉插管。诊断DVT后均接受抗凝,祛聚综合治疗。4例行溶栓治疗;10例全部治愈,随访9例无复发,1例固原发病行截肢。结论:DVT在儿科发病率低,中心静脉插管是儿科DVT的主要危险因素,综合应用溶栓、抗凝及祛聚治疗,效果良好,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