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目的:总结分析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患者的复发率及临床意义.方法:1120例BPPV患者均接受过手法复位治疗,治疗1周后复查,随访1年,分析其复发率.结果:老年及病程长的BPPV患者复发率高(P<0.05);伴有偏头痛、脑卒中病史的BPPV患者容易复发(P<0.01).结论:BPPV的复发率与发病年龄、病程及病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导师纪立金教授酷嗜岐黄,师承山东名医李克绍及张珍玉教授,临证多年,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学习,深有感触,尤其对于“肝与血”的关系,常有独到见解,现不揣冒昧,撷取一二。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经颅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价值。方法BPPV患者108例,分别行TCD及MRA、DSA检查。结果108例BPPV患者,DSA检出血管异常76处,其中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8处,椎动脉异常32处;MRA检出血管异常69处,其中基底动脉系统异常26处,椎动脉异常29处,颈内动脉病变14处;TCD检出血管异常44处,其中基底动脉系统异常14处,椎动脉异常14处,颈动脉内膜斑块16处。以DSA结果为金标准,MRA诊断基底动脉异常符合率为92.9%,椎动脉异常符合率为90.6%,均明显高于TCD诊断符合率的50.0%、43.8%,MRA颈内动脉异常符合率为87.5%,低于TCD的100.0%。结论MRA检查脑血管与DS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高,可为BPPV诊断、病情评估、制订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收集2007-01-2010-11间误诊的166例BPPV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6例中首诊被误诊为后循环供血不足58例,美尼尔氏病38例,颈椎病31例,高血压脑病23例,前庭神经炎7例,急性胃炎5例,小脑中风4例,误诊率高达78.7%。结论与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有明显关系,因此提高对BPPV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选择性动脉溶栓与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发病4.5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分别在靶动脉血管闭塞点注药(阿替普酶20~30mg)或外周静脉给药(阿替普酶9mg/kg),并用DSA或CTA判断血管再通率及记录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结果动脉溶栓组溶栓后2h、24h、3dESS评分均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14d、1个月时ESS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静脉溶栓组致残率为8%,动脉溶栓组为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虽高但远期疗效并不优于静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心源性脑栓塞治疗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比较2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对照组为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可提高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效果好且可减少后遗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机械取栓时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5月至2023年2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收治的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22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至取栓时间为2~6 h,中位时间为4.3 h,以4.3 h为界分为早期组(n=91,时间≤4.3 h)和对照组(n=133,时间>4.3 h)。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住院期间的治疗情况、下肢DVT的发生率,次要指标为术后住院期间复查的凝血功能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早期组患者的发病至取栓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机械取栓术。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病房入住、使用呼吸机、使用抗生素及使用低分子肝素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患者下肢DVT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进行机械取栓治疗可以明显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微血管内皮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小鼠脑血管形及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测定外泌体径粒分布情况,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TSG101、Alix表达;将4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odel)组、外泌体(b-Exo)组、阳性对照(DP)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缩窄法构建VD模型,b-Exo组腹腔注射100μL的b-Exo(100μg/mL),DP组腹腔注射盐酸多奈哌齐(1 mg/kg),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持续28 d; Morris水迷宫行为学实验分析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血管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海马组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