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切口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方法采用“J”型胸骨上段小切口切除胸腺。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无围术期死亡,无肌无力危象发生。结论“J”型胸骨上段小切口具有切口小,视野充分,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况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2):138-139,14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疾病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1998年4月~2005年10月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腺瘤和胸腺伴随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或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6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胸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50 mL,术后平均放置胸管时间48 h,平均住院时间6 d,平均随诊3.2年,无肿瘤复发.结论:胸腔镜治疗1期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优势,短期随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江海  李炳  况军  陈豫民  魏远福 《山东医药》2007,47(24):107-107
1995年5月~2006年7月,我院共收治气管、主支气管断裂患者14例。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年化,肺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中晚期肺癌患者明显增多。而大部分患者就诊时肿瘤已侵犯心包、肺静脉,乃至胸降主动脉,常规手术切除无法切除干净,同时在处理心脏大血管时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用体外循环经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全肺切除术,可提高局部晚期肺癌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与其他常规侧开胸行全肺切除术相比,未见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并可使手术更安全。作者自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对本院5例晚期肺癌患者在体外循环下经心包内行左全肺切除,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正常组织(30例)、肺鳞癌组织(60例)中STAT3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肺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STAT3在肺正常组织和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和56.7%,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3.3%和80%。STAT3和VEGF在肺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肺正常黏膜(P<0.05)。肺鳞状细胞癌中STAT3、VEGF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之间明显相关(P<0.05),但是两者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STAT3和VEGF的表达增加,提示两者与肺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且有助于判断肿瘤的侵袭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6.
一侧全肺切除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况军 《海南医学》2007,18(8):81-82
目的 总结分析72例一侧全肺切除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经过,旨在探讨合理的处理方案,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 72例病人围手术期采取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严密监护呼吸循环系统,防止缺氧,止痛,有效肺功能锻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及时处理心律失常等措施防治术后心肺并发症.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18例(25%),肺部并发症15例(20.8%),死亡3例(4.2%).结论 围手术期充分准备,有效的预防,及时发现、处理是降低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双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结果9例顺利脱离IABP,成功率为75%(9/12)。结论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对危重心脏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及早期影像学检查诊断情况。方法分析15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体检、胸片、经胸超声、螺旋CT、MR I等检查。结果15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各异,多数(80%)以撕裂样疼痛为首发症状,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MRA)大多能明确诊断。结论CTA可初步筛选主动脉夹层,能快速明确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类型、范围、重要分支血管累及等信息,并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况军 《海南医学》2007,18(5):26-27
目的 报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术后危重心脏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心源性休克及低心排的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双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单纯冠状动脉搭桥术6例.结果 9例顺利脱离IABP,成功率为75%(9/12).结论 IABP是抢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有效措施,对危重心脏病有适应证者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陈豫民  李炳  杨皓 《临床医学》2005,25(12):43-44
目的探索显露好、适应面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的心脏外科小切口手术方法。方法本组80例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人,均采用小切口胸骨下段Y形劈开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结果全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痊愈出院。结论小切口胸骨下段Y形劈开,保留了传统胸骨正中切口显露好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胸骨全部锯开后胸骨上窝的止血问题,有利于保持胸骨的完整性及坚固性。心脏跳动下手术,心肌持续供血,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较好的心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