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实现基于成像式光电容积描记技术(iPPG)的心率变异性非接触式测量,并探讨极短时分析的可行性。方法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12名男性受试者人脸视频,通过感兴趣区域提取,独立成分分析等方法得到与脉搏相关的iPPG信号,并进行了心率变异性的极短时分析。结果与心电信号相比,心率变异性的部分时域和频域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相关性:NNVGR和RMSSD的相关性最好,均在0.98以上,SDNN相关性在0.9左右;频域特征中,VLF、LF、HF的相关性均在0.8以上,pLF、pHF、LFHFRatio的相关性较低,且个体差异较大。结论iPPG技术可用于心率变异性的准确测量和监测,对于非接触条件下生理信号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meta分析以及队列研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后建立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PubMed、CNKI和WanFang Data数据,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9月1日。提取了每个研究的卒中后癫痫风险因素的RR及其95%CI,并使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生成了各研究的RR和95%CI的汇总估计。根据合并RR及其对应的95%CI计算各危险因素的β系数。将β系数乘以10并四舍五入最终建立模型。结果:确定了10篇文章最终纳入本文荟萃分析,总共病例数为141 948例,卒中后癫痫数为3 702例。最终风险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风险因素是梗死面积(RR 4.67,95%CI 1.41~15.47;P=0.01)、卒中复发(RR 2.48,95%CI 2.01~3.05;P<0.000 01)、卒中病因(RR 1.70,95%CI 1.34~2.15;P<0.000 01)、卒中严重性(RR 1.53,95%CI 1.39~1.70;P&...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