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肿瘤血管表达有正常血管内皮细胞没有或微量表达的蛋白,由于它们具有特征性的结构,故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可以筛选出针对这些蛋白的特异性识别多肽。用此类肿瘤特异性识别多肽如RGD、NGR等作为抗肿瘤药物治疗的靶向分子,将其与药物、纳米颗粒或脂质体等结合起来,由此制备的纳米药物有望明显的抑制肿瘤的生长,并极大程度地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此类多肽还可用于肿瘤血管影像检测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HIV疫苗研制的困难在于HIV病毒的高度遗传变异.根据已发现的10种亚型HIV-1型病毒研制的能激发CTL的新疫苗,已证实在临床上有了实际的应用效果.目前的疫苗研制策略包括质粒DNA载体,活重组载体和联合疫苗等.本文着重介绍这几种艾滋病疫苗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碳纳米粒的制备及其体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制备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活性。方法 首先,用溶胶法制备出分散性良好的碳纳米粉末,再通过正负电荷相互吸引制备出壳聚糖-碳纳米颗粒;其次,用绿色荧光蛋白(PEGFP-C1)质粒DNA作报告基因,以静电吸附的方式将PEGFP-C1质粒DNA与壳聚糖-碳纳米颗粒结合形成载基因纳米粒;再次,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度分布及表面电位(Zeta电位),MTT试验检测壳聚糖-碳纳米载体对HepG2细胞和COS7细胞的毒性作用,凝胶阻滞实验确定该基因载体的DNA携带率,DNase Ⅰ保护实验研究其对所携带基因的保护作用,体外纳米粒导入实验定性评价纳米粒进入在体外进入细胞的活性,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导入效果。结果 壳聚糖-碳纳米粒表面携带正电荷,聚合指数〈0.3;与DNA结合后效率较高,且可保护DNA免受DNase Ⅰ的降解;经FITC标记后能够成功地进入到COS7细胞和HepG2细胞。结论 壳聚糖-碳纳米颗粒能进入到细胞内部,且导入效率较高,可以用作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